sllouh 發達集團稽核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0-11-08 07:12

天然膠飆漲 正新建大短空長多

【經濟日報╱記者周義朗/台北報導】 2010.11.08 03:54 am
全球最大產膠國泰國水災災情加劇,當地天然膠市場全面停止交易,法人估,天然膠供應突劇減下,勢必帶動天然膠與具替代效果的合成橡膠價格飛漲,將加速亞洲區輪胎小廠淘汰,對正新(2105)、建大(2106)等具規模的輪胎廠,將是「短空長多」。
泰國為全球最大天然膠產國,年產量約300萬公噸,占全球的三分之一強,近日泰國南部主要天然膠交易市場宋卡省合艾市,因洪水氾濫、公路遭淹沒,當地天然膠已全面停止交易,預計至少尚需一周以上洪水方可消退,泰國南部其他地方的天然膠交易也很清淡。
當地貿易商認為,泰國南部正屬天然膠採收淡季,供應量原本就低於平日,加上洪水重創,預期未來天然橡膠價格將居高不下,受此因素影響,新加坡交易所基準橡膠RSS3上周已頻頻突破歷史新高價,周四報價每公噸4,220美元,預期本周價格會再續創新高價位。
國內券商認為,目前天然膠價格已攀至歷史高檔,國內輪胎廠正新、建大等儘管積極提高原料庫存水位因應,但這次預期此次的天然膠價格飆升,亞洲區輪胎市場將出現許多小廠倒閉的情況,短期間來看,對輪胎業是一項負面的消息,不過長期間來看,輪胎市場則將進入大者恆大的局面,這對近期積極布局大陸有成的正新、建大最終將是一次利多。
另外,近期大陸政府要求未來新建、改擴建載重汽車子午胎項目的輪胎廠,其一次性產能應達到年產120萬條以上;輕型載重汽車子午胎和轎車子午胎項目者,一次性產能須達年產600萬條以上,相關政策將進一步壓縮小廠生存空間,大廠將可受利。
正新認為,大陸新政策長期來看是正面的,外界推估,由於未來競爭對手減少,預期正新在大陸的市占率將可提升。據瞭解,正新在大陸轎車胎市占率長期維持在前五名,若以所有產品總營業額計算,正新在大陸輪胎市場排名第一。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