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ets/common/avatar.png)
-
sllouh 發達集團稽核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0-11-07 07:50
12檔低本益比股 領先衝
【經濟日報╱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2010.11.07 05:32 am
台股上周五(5日)突破年初的8,395點,站上近兩年四個月高點。12檔個股領先大盤創新高,獲利持續成長且本益比低於大盤的個股,代表仍有持續攻堅的空間。
台股受資金潮和亞幣升值題材推升,上周五上漲91.49點,終場攻上8,449.34點,突破年初的前波高點8,395點,成交量也放大至1,500億元以上,周線連二紅。
台股突破前波高點,多家上市公司股價也陸續站上兩年半新高,但相對於每股獲利的本益比仍低於目前大盤的15倍,代表股價仍有反映基本面的空間。但市場專家提醒投資人,在選股時還是要再參考產業前景的展望,尤其要關注產業景氣波動幅度大的個股,以免沒有掌握景氣的轉折點。因此,可再篩選第三季獲利持續成長的個股,從股價、相對價值及基本面等三方面選股會較安全。
對於本周選股策略,保德信新世紀基金經理人張淑蕙說,新台幣對美元創下兩年以來新高,激勵營建、資產股股價走強。配合生技、觀光、航空等受惠於兩岸交流日漸頻繁,非電子族群有題材與基本面推升,預料短線表現仍將超越電子股。
張淑蕙表示,不少電子股前一波跌幅較大,加上最近新台幣升值,市場難免擔心電子股蒙受匯損壓力,但建議可從股價相對偏低的個股著手,傳產股則宜以產業龍頭或利基型個股為主要布局重點。
康和比聯投信則認為,塑化紡織類股的原料多以美元計價,美元貶值可降低成本,成品則可望因油價上漲而調高,加上成品售價多以新台幣計價,預計獲利空間將擴大。
康和比聯投信指出,目前台股中有不少塑化紡織股生產線早已縮減或外移,在台灣擁有龐大的土地資產尚待開發,加上本業利潤空間擴大,且股價久未表現,籌碼沈澱已久,也是投資人可以考慮挑選的標的。富蘭克林華美第一富基金經理人諶言表示,10月美國與中國製造業指數強勁,且第三季企業財報大多優於預估,看好國際股市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