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aron chen 發達公司總經理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0-11-04 07:07
美國政治僵局出現 救經濟 Fed恐得單打獨鬥
周三的Fed會議可能不會像期中選舉那般廣受矚目,但卻可能是本周更為重要的消息。
市場廣泛預期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周三將宣布另一波購買公債行動,以刺激美國經濟。這究竟是何原因?因為國會要求Fed致力讓就業最大化,並穩定物價。對Fed決策官員而言,這意味失業率須降到5%至6%,核心通貨膨脹率則須達到約2%。然而目前,美國失業率守在約9.7%水平,9月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年率僅上升0.8%,創五十年低點。
所以Fed可能得採取行動,讓這兩方面的進展加速。畢竟,此刻的經濟成長速度不夠快,不足大幅降低失業率,或提高通貨膨脹。
的確,致力推升通貨膨脹,其風險讓人憂心。但是此刻通貨膨脹要持續上升,基礎其實有限,因為讓通貨膨脹持續攀升的關健因素--薪資上漲,目前並未出現。美國9月個人收入,逾一年來,首度下降。
這並不意味積極的Fed行動應是最佳的理想,其實恰恰相反。進一步買進資產-即所謂量化寬鬆--代價昂貴,還具有風險,且不太可能對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成長造成立即且重大的影響。
即使未來買進1兆美元公債--大多分析師目前預估範圍的高檔,根據MF Global及紐約Fed的研究顯示,可能僅能推升GDP成長年率0.25個百分點。
高盛公司估計,Fed可能需要高達4兆美元的資金,才能讓金融情況寬鬆到足以達成目標的程度。
另一項方案則是由政府盡其本份,試著促進經濟活動。但這看來已不太可能。在期中選舉後,除了今年將到期的減稅措施可能延後到期外,國會已不太可能同意其他減稅措施。而且也不太可能同意讓振興經濟的支出方案繼續生效。
Fed主席伯南克於8月曾警告,央行無法獨力拯救經濟。但是今日的政治僵局極可能意味,Fed必須試著單打獨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