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老友望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勵志成長
發佈於 2025-05-27 07:06
深到骨子裡的教養,是從不做這件事--3
深到骨子裡的教養,是從不做這件事--3
不是誰都有資格活得輕盈,也沒有誰能夠對他人的遭遇感同身受。
小說《了不起的蓋茨比》的開篇有這樣一段話:
我年紀還輕,閱歷不深的時候,我父親教導過我一句話,我至今還念念不忘。
「每逢你想要批評任何人的時候」,他對我說,「你就記住,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並不是個個都有過你擁有的那些優越條件。」
就像微博上流傳過的一段話:
我們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你生活在一艘豪華的大船上,船上什麼都有,有一輩子喝不完的美酒,還有許多跟你一樣幸運登船的人。
而我抓著一塊浮木努力漂啊漂,海浪一波一波拍過來,怎麼躲也躲不掉,隨時都有被淹死的危險,還要擔驚受怕有沒有鯊魚經過。
你還問我:為什麼不抽空看看海上美麗的風景?
這一生,太多人都是在負重前行。你永遠都不會知道別人經歷了什麼,因此也不要妄自評價。
近幾年,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看《奇葩說》。
大家愛看的,其實不止是酣暢淋漓的辯論、打動人心的金句,還有對不同觀點的接納、思考、對事物不同層面的認知。
就像馬東所說,《奇葩說》最大的意義,便是讓觀眾看到:
任何一件事從不同的角度切入,都會有不同的觀點和認知,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論斷。
我們自以為做出了公正的判斷,其實往往都帶有自己的主觀色彩。
我們會因為某些蛛絲馬跡,就輕易給別人貼上標籤「鳳凰男」、「綠茶婊」,還有各種地域黑。
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取向和價值選擇,不要做他人生活的審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