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員 發達公司課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5-17 20:14

德國化工陷困境,惟仍看好「綠色化學」潛力

德國化工陷困境,惟仍看好「綠色化學」潛力

由於全球貿易衝突及美國關稅政策不定,德國化工產業正面臨嚴重挑戰,預期未來市場需求持續疲弱,並擔憂將有更多工廠面臨關閉,惟仍看好歐洲市場潛力,特別是在「綠色化學」領域。

BASF、Covestro、Evonik與Lanxess等德國化工大廠指出,由於全球市場對經濟前景感到不安,客戶普遍減少訂單並推遲投資,使得整體需求恐陷入長期低迷。

Evonik執行長Kullmann警告,2025下半年可能出現進一步的經濟疲軟;即使美國與中國間的貿易關稅衝突日前似出現轉機,但川普朝令夕改的關稅政策導致供應鏈混亂,短期難以恢復。Covestro稱,跨大西洋供應鏈嚴重受阻,部分美國關稅政策因頻繁更新難以及時落實,導致原物料短缺,進而影響產品生產。

儘管部分企業在美國當地設廠未直接受關稅波及,但其客戶受害,最終仍會連帶影響化工產業本身。BASF表示,這些間接衝擊持續擴大,目前難以量化。

在這種情況下,德國化工企業目前聚焦於削減成本、優化生產與業務重組,以迎接重大轉型。但同時,因能源成本高於美國、亞洲等地,亦使德國大規模基礎化工生產面臨存續挑戰,多家大廠如Dow、Lyondell-Basell及Bayer已宣布關閉德國的部分高耗能工廠,或正在評估後續去留。

儘管如此,業界對「綠色化學」發展仍抱持樂觀,認為德國可望成為全球環保化學品的領先者。BASF執行長Kamieth認為轉型勢在必行,但需社會願意承擔其成本。化工業亦呼籲政府、歐盟提供明確支持,簡化監管並提供可負擔的能源政策。此外,業界領袖主張加強企業之間的合作與整合,以提升歐洲化工產業的全球競爭力。(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