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鉅亨網編譯張祖仁 綜合外電 2025-05-07 18:30
貿易政策陷迷霧 投資人用軟數據「爻杯」。(圖:REUTERS/TPG)
美國貿易政策的反覆無常,迫使一些投資人更依賴小道消息來幫助做出決策,因為在快速變化的環境中,具體的官方指標很快就會過時。
政策的劇烈轉變,例如美國總統川普上個月宣布的關稅,讓所謂的硬指標,包括失業率、就業創造、零售額和物價等量化指標,在發布時沒有太大影響性。
這促使投資人越來越多從信心調查或小道「軟數據」中獲取線索,這些數據可能更加主觀,但卻能提供更為最新的狀況解讀。
Cresset Capital 投資長阿布林 (Jack Ablin) 表示:「缺乏即時的有形資訊意味著必須依賴軟數據代表的訊息。」
他說,他正在準備一份客戶說明,幾乎完全根據有關消費者信心、投資人前景和商業信心水平的數據,「我想不出曾有過這樣的背景。」
川普的關稅計畫於 4 月 2 日首次宣布,之後幾周內經過多次修改、擴大和撤銷,衝擊了華爾街的正常業務。
雖然就業和消費者物價的硬數據顯示經濟仍然具有韌性,但軟數據對消費者信心以及服務業和製造業的商業活動水平描繪出了不同的情景。
投資人會關注這兩種數據來源,但在明顯不確定的時期,他們更傾向於關注軟數據。
Reflection Asset Management 投資長布里頓 (Jason Britton) 表示:「現在重點都是軟數據:如果消費者感覺不好,他們就不會消費,那麼經濟就會受到影響。」並補充說,消費者信心調查「幾乎是即時」發布的,而不是落後指標。
Stratos Investment Management 首席投資策略師波利 (Malcolm Polley) 也表示同意:「如果想知道未來會是什麼樣子,那麼就需要看看軟數據。」但補充說,「也不要只關注它,否則它只會變成噪音。」
硬數據和軟數據發出的訊號可能會有所不同,有時無法準確描繪出未來的情況。2022 年當消費者信心調查顯示信心暴跌時,經濟衰退的預測比比皆是。
但緊張的勞動市場和更強勁的家庭資產負債表示消費者可以繼續消費,並且不會出現經濟衰退。
嘉信理財首席投資策略師桑德絲 (Liz Ann Sonders) 預計,現在的硬數據將證實情況正在惡化,但指出,需要消除的噪音還有很多,「我們將會看到很多奇怪的數據,你必須仔細地梳理它們。」
一些市場參與者正在尋求傳統調查以外的軟數據。
杜克大學福庫商學院金融學教授哈維表示:「在這種不確定的時期,每個事件或數據都會對物價產生很大影響並導致波動。」「所以這就是為什麼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來追求新的資料來源。
哈維更加關注替代指標,例如區塊鏈支持的預測市場 Polymarket 提供的指標。
Polymarket 用戶對各種事物下注,從經濟衰退的可能性到雞蛋價格。哈維表示,這些都值得關注,因為他相信,這種賭注是人們根據與商業夥伴、供應商和客戶的對話做出的。
格倫米德投資研究副總裁雷諾茲 (Mike Reynolds) 也在考慮新的指標,例如前往美國的海外遊客數量,以評估關稅的影響。
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周二 (6 日) 表示,3 月外國遊客赴美旅遊支出下降了 13 億美元,為疫情爆發以來的最大降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