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聞專員 發達公司課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5-07 16:20
機構:陸十大金融政策具全面性 Q3仍有降準空間
2025-05-07 15:59:14 記者 新聞中心 報導
綜合港媒及陸媒報導,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廣開首席產研院院長連平今(7)日表示,人行今日發布十大政策涉及數量型政策、價格型政策和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等各種類型,既系統全面,又很有針對性,有助於發揮適度寬鬆貨幣政策的效果。他強調,當前中國存準率下調非常必要,且年內還有進一步下調空間,他預計,未來一段時間,中國至少還有2-2.5個百分點的降準空間。
連平分析,綜合來看,市場存在較大的資金缺口,下調存準率有促進內需恢復、加快結構調整等多重作用。2020-2024年人行分別下調了存準率1.5、1、0.5、0.5、1個百分點。今年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將進一步加大宏觀調控力度,保持充足的市場流動性,「適度寬鬆」基調也應體現在降準這一方面。
從宏觀層面看,需透過下調存準率釋放更多流動性,滿足當前投資消費擴張與信心修復的資金需求;在較快的流動性需求增長情況下,有必要適時降準。從微觀層面看,擁有充裕資金配置資源的金融機構有利於發揮更大的貨幣乘數效應,有助於加快對國家重大建設、普惠金融、中小微民營企業、房地產、消費市場等重點領域信貸投放速度;增強對股票市場、債券市場資金供給能力,支持財政發力與政府債券的大規模發行;並緩解部分民企、房企、中小型金融機構與地方政府的流動性緊張問題,緩釋系統性金融風險。
連平估算,理論上存準率似乎可以更低甚至降至接近0%的水準,如出於審慎考量,留有一定「緩衝區」,可將存準率維持在3%-5%區間。此次降準前,中國商業銀行加權平均存準率為6.6%,降準0.5個百分點後中仍有一定的下調空間,可降至先進國家大多數1%與主要新興經濟體大多數5%之間的水準,甚至低於5%,未來一段時間,中國至少還有2-2.5個百分點的降準空間。連平預測,就今年來看,加上本次降準,實際整體降準幅度以0.75-1個百分點為宜,目的在於釋放更多中長期資金以滿足市場需求,因此,第三季很可能還有0.25-0.5個百分點的降準空間。
《上海證券報》引述權威專家解讀指出,此次降準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針對大型銀行和中型銀行降準0.5個百分點,可向市場提供長期流動性超過1兆元人民幣;另一部分是完善汽車金融公司、金融租賃公司存款準備金制度,階段性將其存準率從目前的5%調降至0。
降準0.5個百分點有效滿足了長期流動性資金需求,此次降準可調整市場流動性結構,相應適當減少短期流動性工具的滾動續作,加大中長期流動性供給,同時降低銀行負債成本,增強銀行負債穩定性,弱化銀行高息攬存動力,壓縮非銀機構資金空轉套利空間。而此次調整同步完善了汽車金融公司、金融租賃公司的存準金制度,對此類機構大幅降準是完善存準金制度的重要舉措,且此類機構直接面向汽車消費、設備更新投資領域提供金融支持,其存準率很早就低於大型銀行和中型銀行,此次再階段性大幅降低其存準率,有利於降低這些機構的負債成本,提高負債穩定性,增強對特定領域的信貸供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