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關稅!余茂春揭川普2.0盤算:不讓中國再拿紅利
國際中心
徐筱晴/綜合報導
2025-05-05 20:25:45|2025-05-05 22:41:08
▲美國哈德遜研究所中國中心主任余茂春指出,川普第一任期最大功勞就是首次明確把中共列為對美國國安的頭號威脅。(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自今年1月上任之後,一連串的政策改革為美國局勢帶來極大變化,並在全球掀起風暴,更使得美中貿易戰越演越烈。美國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中國中心主任余茂春就針對美中關係進行分析,指出川普第一任期最大功勞就是首次明確把中共列為對美國國安的頭號威脅,儘管後來受到疫情阻攔,但在第二期展開後便採取行動,包括在關稅、烏克蘭戰爭等問題上的舉動,都是針對中國而來。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余茂春再度來台,並於5日時在國立政治大學舉辦的舉行講座,針對「川普2.0時代的美中台關係」進行演說。余茂春在開頭先笑稱,台灣民眾十分關心美國局勢,在川普展開第二任期後,「從計程車司機、旅館服務員,到大學教授、研究所長、院長,談論的話題幾乎都是與美國有關」,反映出台灣全民對美國影響的高度關注。
在演說中,余茂春進一步分析美國對中國政策的演變,指出美中雙方最初接觸,可以追溯到1970年代初期。當時美國希望透過與中國的接觸來降低冷戰的緊張局勢,這背後的背景之一就是美國深陷越戰泥沼,需要與中國和蘇聯取得平衡,尋找有利的戰略突破。
余茂春指出,美中關係在那時開啟了新格局,美國放棄傳統的外交價值觀、追求「共同利益」。不過儘管美中聯手,在人權、貿易、地區安全問題上,雙方仍存在分歧,因此當時採取「求同存異」的策略。但是這種策略到了2015年出現了根本性的問題,而川普當時以商人的眼光看出,「求同存異」實際上損害了美國利益。他在選舉期間提出「美國優先」,其實不是要美國單打獨鬥,而是要與盟友一起應對問題。
余茂春強調,川普第一任期最大功勞就是首次明確把中共列為對美國國安的頭號威脅,中間受到疫情影響阻礙了川普的節奏,現在第二任期就是採取行動,包括巴拿馬、格陵蘭、貿易關稅,甚至烏克蘭,都是針對中國而來。
余茂春進一步提到了近來川普關稅風暴,指出川普並非真的為了貿易關稅,而是想要跟各國進行談判,進而實現公平貿易,「美國的貿易和關稅的匯率和世界上很絕大部分的國家是不公平的,這就是為什麼要去談。全世界基本上所有的國家都默認了這個說法,所以要跟美國談,只有中國不承認。」
余茂春表示,中國是一個以出口為主要支撐的經濟實體,對美國市場的依賴很深,中國對全球的出口量有3、4成是到美國,遠遠大於美國對中國市場的依賴。美國政府深知這是中國的弱點,因此這場關稅戰對中共非常不利,且不能打持久戰,他更直言,中共怎麼贏?「他贏不起來」,只是「嘴巴硬」。
除了關稅之外,余茂春認為,川普在外交政策上,追求不打仗與和平,信奉嚇阻手段。他進一步表示,時任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在2022年來訪,若當時美國總統是川普,絕對不會發生中共軍演擾動台海局勢。
余茂春指出,美國已記起教訓,為了不會再像以前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一樣,投入大量能源和資本,最後戰爭結束卻讓中共拿走和平紅利,因此美國要和烏克蘭簽訂稀土等經濟貿易協定,通過經濟整合給予全球安全保障,將來俄烏戰爭結束,也絕不能讓中國接觸烏克蘭的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