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1 05:30

內政部最新2023年住宅需求動向調查,該調查以租金補貼核准戶為主要對象,其中曾遭遇的租屋糾紛前三名,以租金支出無法申報所得扣除的占比最高,第二、三名分別為戶籍無法遷入,以及房東任意調漲房租。(示意圖,中央社資料照)
近來高雄日式飯糰店因爆發房東與租客爭議而鬧上媒體版面,其實多數台灣租屋族長期處於相對弱勢處境,曾有房東三不五時就出現在店門口細數上門顧客人數,一見店家生意好,就以房貸利率調升、稅費增加等各項理由漲租,甚有不肖房東還藉故扣抵租屋族押金,就連知名連鎖企業也難以避免,例如北市東區頂呱呱就曾因租金問題,不得不短暫撤出商圈,最後只能在捷運忠孝復興站旁找到新承租地點。
台灣租屋市場長期不透明是造成租賃市場強凌弱的主因。根據內政部彙整,全台公益房東從2017年的1.66萬戶,到了2023年增至17.33萬戶,7年來雖大增9.4倍,但對比內政部粗估全台租屋族超過80萬戶、甚至達100萬戶,就可看出仍有很大一部分房東是未現身於陽光之下。
根據內政部最新2023年住宅需求動向調查,該調查以租金補貼核准戶為主要對象,其中曾遭遇的租屋糾紛前三名,以租金支出無法申報所得扣除的占比最高,第二、三名分別為戶籍無法遷入,以及房東任意調漲房租。
探究其背後原因,其中房客若將租金支出報稅扣抵,等於佐證房東的租金收入所得,後續房東則要面臨補稅,但過往大多數房東已習慣不申報租金所得收入,一來是想要避繳所得稅,二來是未來在出售房屋時,交易稅還可適用自住稅率,再少繳一點稅賦。
而任意調漲房租是最讓多數租屋族有冤難伸,若不接受則要另尋租屋處,接受就得負擔更多的居住成本;但相對之下,租屋族若付出更多的房租,房東對於屋況、設備、基本消防設施是否也跟著升級,就得要看房東自己的良心了。(徐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