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員 發達公司課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4-28 18:06

英國能源部長提出法案修正,將禁止大英能源公司使用涉及強迫勞動之產品

英國能源部長提出法案修正,將禁止大英能源公司使用涉及強迫勞動之產品

英國政府為避免淨零政策與人權爭議背道而馳,能源部長 Ed Miliband近日宣布將提出法案修正,要求國有大英能源公司 (GB Energy) 在其供應鏈中不會發生奴役與人口販賣之情形,這項政策將明文禁止使用含有強迫勞動疑慮的材料生產之太陽能板、風力渦輪機與電池,目前全球大部分晶矽供應來自中國新疆,而該地區遭指控存在針對維吾爾族的強迫勞動行為,英國政府強調,大英能源公司將成為去奴役化供應鏈的產業領頭羊,打造具韌性的本土供應鏈,杜絕強迫勞動。

此舉也引發能源產業與政界的關切,代理影子能源部長 Andrew Bowie 表示,這項決策雖出於人權考量,但可能導致英國太陽能部署速度明顯放緩,進一步挑戰政府2030年潔淨能源與2050年淨零排放的目標,並質疑若無中國製太陽能板,工黨政府是否仍能如期實現目標。保守黨環境網路(Conservative Environment Network)副主任 John Flesher 雖表示歡迎政策轉向,但提醒政府應審慎處理,以免因膝反射式政策轉彎損及產業與氣候目標的長遠穩定。

長期關注此議題的運動人士與跨黨派議員對政府決定表達支持,認為這是對新疆強迫勞動問題的具體回應,有報告指出,英國約40%的太陽能產業可能涉及強迫勞動;目前在英國販售的太陽能板中,高達97%的材料來源與新疆有關。工黨議員 Sarah Champion則樂見該政策落實,但也呼籲政府提出進一步承諾,確保能源轉型不建立在奴役與剝削之上,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執行董事 Luke de Pulford 則強調,英國不能在維吾爾族的奴役背後發展綠能,並強調法律必須有力,才能真正排除所有使用強迫勞動製成的能源設備。(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