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友望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4-27 08:19
香港99%出口靠轉口 2.2兆台資進退兩難
香港99%出口靠轉口 2.2兆台資進退兩難
根據最新統計,到去年底止,台股上市公司赴港合計期末投資價值逾二.二兆元,較川普一.○啟動第一波美中貿易戰前二○一七年底的一.五兆元,增加四十六%。川普二.○對中國又加徵一四五%高額關稅,香港亦包含在內;經貿官員分析,香港本地出產占其出口比重僅一%出頭,近九十九%是靠轉口貿易,香港勢必成為這波美中關稅戰的「最前線」,台資過去視香港為西進跳板,如今處境陷入進退兩難。
美對中課145%關稅 香港包含在內
早年台商西進中國,常利用香港做為中國子公司的控股架構,除考量中港間的自由貿易協議與租稅優惠外,低稅負也是考量因素之一,因此台商制定資金轉移匯出以及退場計畫等,也常以香港控股公司來收取股利或是資本利得。以台股上市公司為例,到二○二四年底累積自台匯出赴港投資金額達一.○六兆元、期末投資餘額達二.二六兆元,顯示香港做為台商西進的資金停泊與調度地,以利未來持續滾動投資。
上市公司將香港視為西進跳板,幾乎都是聚焦中國內需市場。傳產集團以台塑最積極,旗下三寶台塑、南亞與台化合計自台匯出赴港原始投資金額達一○三○億元、期末投資餘額二二九四億元,其次是統一的四九一億元、六四六億元;金控股以富邦金手筆最大,原始投資金額四五六億元、期末餘額為八三五億元;電子股以聯發科原始投資金額一一三四億元、期末餘額一三一三億元為最多,其次是臻鼎-KY的五○一億元、一二七七億元。
被視為中國洗產地「主犯」
經貿官員分析,隨著香港「內地化」,中港在政治與經濟上已高度綑綁,香港最大進出口地都是中國。二○二四年香港總出口五八二四億美元,其中本地出產僅七十四美元、轉口達五七四九億美元,轉口貿易占比近九十九%;而香港去年進口六三一○億美元中,有超過四十五%來自中國。
官員指出,從近十年香港出口市場占比變化來看,中國占比從二○一三年的五十四.八%增至二○二四年的五十九%,同期間美國從九.三%降至六.五%,歐盟從九.四%降至六.一%,東協則從六.七%增至八.七%,顯示美、歐築起關稅高牆,阻擋中國傾倒過剩產能,香港被視為中國洗產地的「主犯」、東協就是「共犯」,當香港轉口貿易逐漸被擠壓,台商也得重新思考其「跳板」的價值是否可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