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蔬果助排便,但竹筍和柿子就不適合。
排便不順看似小毛病,長期下來可能造成腹膜炎甚至增加失智風險,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鍾雲霓指出,攝取足夠的蔬果能有效改善,深綠色熟蔬菜會比淺綠色來得得佳,但並不是每種蔬果都能幫助排便,纖維質粗的竹筍、黏稠度高的柿子,反而是地雷。
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鍾雲霓在《早安健康》YouTube頻道中指出,有便祕狀況可以盡量選擇纖維質量高的蔬菜,例如波菜、花椰菜、空心菜,它們的纖維質量會比高麗菜和娃娃菜類的纖維質量高上2倍,較木耳、香菇高上6倍。
鍾雲霓指出,也有蔬果吃了會塞住腸道,像是竹筍,因其纖維質較粗,在腸道會結成一團纖維丸;柿子因黏稠度較高,會在腸道內形成一坨果泥,容易讓腸道阻塞。
鍾雲霓表示,想要改善便秘,每一餐三分之一到一半都要是蔬果,比例為青菜2、水果1,如果只吃青菜大便會偏乾、只吃水果甜份太高且纖維質不夠,難以驅動腸道,因此要搭配一起吃。
鍾雲霓過去曾指出,便秘時多攝取水溶性纖維,例如菇類、玉米筍與芭樂,比單純增加益生菌更有效,且熟菜比生菜更容易吸收纖維,建議多選擇深綠色蔬菜,如空心菜、菠菜。此外,餐前食用高纖維、低熱量食物,如菇類和零卡果凍,有助於維持腸道順暢,控熱量同時改善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