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聞專員 發達公司課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4-26 19:16
INSG:預計2025年鎳市場將出現19.8萬噸過剩
2025-04-25 10:30:58 記者 黃文章 報導
國際鎳研究小組(INSG)4月24日報告預測,2025年全球鎳市場將出現19.8萬公噸的供應過剩。報告預測,2025年全球初級鎳的消費量將達到353.7萬噸,而初級鎳的產量則預計為373.5萬噸。
報告指出,2023年鎳市場供應過剩為17萬噸,2024年則進一步擴大至17.9萬噸。2023年全球初級鎳的產量為336.3萬噸,2024年增至352.6萬噸;而初級鎳的使用量則分別為319.3萬噸和334.7萬噸。
報告表示,在印尼,由於礦業許可證(RKABs)發放延遲,導致鎳礦石供應緊張;此外,印尼新實施的礦業特許權使用費對行業的影響尚未完全評估。報告還指出,中國的初級鎳產量預計將增長,主要受到新增鎳陰極與硫酸鎳產能的推動,鎳生鐵產量則預期下滑。
麥格理集團(Macquarie)報告表示,印尼鎳礦產量的潛在削減可能使全球供應減少超過三分之一。媒體報導,印尼政府正在考慮將鎳礦開採配額從2024年的2.72億噸大幅削減至2025年的1.5億噸,減幅高達40%。印尼鎳礦減產可能導致電池金屬鎳的產量大幅下降,儘管麥格理認為如此大規模的減產不太可能實現。
INSG報告表示,全球經濟目前正面臨與貿易相關的國家政策變化,這可能會為原材料市場帶來更高程度的不確定性。在生產方面,預計2025年各類鎳產品的產出將持續增長,這些產品包括:鎳生鐵(NPI)、高壓酸浸(HPAL)工藝產出的混合氫氧化物沉澱物(MHP)、由NPI轉化而來的鎳中間體(鎳錠)、鎳陰極以及硫酸鎳。
報告指出,在世界其他地區,由於獲利能力的問題,許多國家的生產設施已暫停運營、減產,或正在考慮未來採取這些措施的可能性。英美資源集團(Anglo American)2月18日宣布,將以最高5億美元現金價格出售其位於巴西的鎳業務,以加快公司向銅業務轉型的步伐。該公司與中國五礦達成出售鎳業務的協議。
中國五礦資源(MMG Limited)認為,目前的鎳供應過剩狀況不會持續到2030年,屆時全球不鏽鋼產業的穩定增長以及電池產業對鎳需求的快速上升,將帶來新的供應缺口。透過收購英美資源的巴西資產,MMG將成為印尼以外最大的鎳生產商之一。此外,雖然目前該資產主要生產鎳鐵,但未來仍可轉型生產電池材料,進一步增強中國在新能源金屬領域的影響力。
INSG預計2025年不鏽鋼產業將持續成長。鎳在電池領域的使用擴展速度低於先前預期,這主要是由於不含鎳的電池(特別是磷酸鐵鋰電池)使用比例上升,以及插電式油電混合車的需求增加,擠壓了純電動車的市場。然而,全球各地新建的三元前驅體正極活性材料(pCAM)項目將在未來推動鎳使用量的上升。
澳洲工業部報告表示,全球鎳需求預計在2025年增長1.5%(至348萬噸),2026年增長5.8%(至373萬噸),因預期全球經濟逐步復甦,尤其是中國的不銹鋼需求改善,以及各主要市場對電動車需求提升的影響。不銹鋼仍是鎳的最大終端使用領域,佔2024年全球鎳消費量的63%。然而,這一比例在未來將逐漸下降,電池活性材料的全球需求佔比預計將從2024年的17%增長至2026年的約20%。
(圖片來源:理財網資料庫)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