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4-26 06:10

內銷利潤縮至1/10 中國關稅戰策略出口商不買單

2025/04/25 18:19  
內需疲軟、價格戰激烈、利潤微薄等因素,使中國出口商不願轉向內銷市場。(法新社)
〔編譯魏國金/台北報導〕中國緩和美國關稅戰衝擊的策略之一是力促出口商加大產品內銷,然而許多依賴出口的工廠認為,中國內需疲軟、價格戰激烈、利潤微薄、付款延遲,以及高退貨率,致使該策略「不可行」。
經營一家成衣廠的錢愛諾(音譯)告訴路透,她每外銷一件產品,利潤約20元人民幣(台幣90元),但內銷利潤僅10分之1,因此對於她深受關稅衝擊的生意而言,轉向國內市場並不可行。

她說,由於利潤微薄,以及中國零售商不準時付款或要求退回未售出產品而導致的「現金流風險」,她決定不尋求內銷。她補充,外國客戶較為穩定。
分析師說,這些困難突顯中國過度依賴出口,以支撐成長,以及必須採取措施,以刺激消費者所得的急迫性。他們指出,若無提振需求的財政刺激,中國市場任何產品供應的增加恐導致企業擠壓、通縮壓力加劇,而引發反效果。
墨爾本莫納許大學經濟學教授史鶴凌說,「在中國,因競爭激烈,利潤非常、非常微薄,有時幾乎為零,如果出口商轉向內部市場,一些廠商恐破產」。他補充,這將進一步使消費力惡化,因為一旦人們破產,就沒有收入購買商品。
路透報導,中國商務部本月宣佈,將支持出口商將產品轉內銷,以緩解美國關稅戰衝擊,此後在北京、廣東、海南島等各地組織「對接」外貿活動,將製造業者、電商平台、超市與其他零售業者聚集起來,看看能否促成交易。
電商巨頭經東方表示,未來1年將成立2000億人民幣基金,以協助出口商內銷產品。據稱已有近3000家企業提出詢問,約佔中國外貿企業0.4%。外賣公司美團也表示,將在行銷與其他方面對出口商提供協助。
不過,錢愛諾說,她真正需要的是稅賦與補貼的支持,美國關稅使她損失30%銷售,而且已開始裁員。她說,「最糟的狀況就是被迫關廠」。
經營一家內衣廠的連大衛(音譯)表示,內銷市場對價格極度敏感,同時宣傳成本高、退貨頻繁。外國客戶下的是大筆批發訂單,而中國市場主要是零售小訂單,他目前正尋求中東、俄羅斯、中亞與非洲新客戶。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