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4-24 06:48

財經青紅燈》怪怪的債券ETF違約交割案

2025/04/24 05:30  
中信美國公債20年(00795B)違約交割金額達2565萬元。圖為示意圖。(資料照)
4月因台股波動大,已出現多筆違約交割,其中最讓人意外的是上週二(15)中信美債20年ETF(00795B),違約金額就達2565萬元,為今年以來最高,也是4月的第四起違約交割案,根據媒體報導的官方說法,會發生這筆違約交割,是因為投資人下單搞錯「買賣別」所致。
這就奇怪了,所謂下單搞錯買賣別,就是本來要賣出變成買進,如果不是當沖,4月11日該投資人帳戶內應該要有約900張的中信美債20年ETF,當天想賣出卻變成買進,結果卻沒有錢交割這筆買進的成交單,難道當天不能委託券商把庫存的原本900張00795B賣出來互沖這筆買單嗎?

據了解,這位投資人在下一個交易日、也就是4月14日當天把11日買進的900張00795B賣出,但因4月15日確實沒錢交割,即便14日已賣出,中間仍落差一天,就算買賣相抵只差5萬元,但違約就是違約,券商也很負責的向上呈報。
所以這位投資人在4月11日前帳戶根本就沒有900張00795B,就是一個當沖客,還是沒什麼資本的當沖客,當天不管是想先賣再買、還是先買再賣,做的都是無本生意,只是跑來當沖向來波動不大、是長期投資標的的美國公債ETF,想從中賺取價差,卻搞錯了對象。
我們很難理解,原本就該長期持有的高股息ETF、美債ETF,掛牌第一天就能融資券、現股當沖,只是為了增加流動性,卻忘了當初發行這些標的的初衷,不就是鼓勵投資人長期持有嗎?現在竟然連美債ETF都能出現違約交割,應該跌破不少專家眼鏡。
在美國上市的ETF雖然也能當沖交易,但投資人帳戶需有足夠的資金或融資額度,而這次發生的國內債券ETF違約交割,請問券商對該投資人的財務情況有多少了解?當這位客戶下了這麼大金額的委託單,帳戶沒有足夠的資產,難道不需要示警嗎?還是現在券商都放任客戶當沖,能賺到手續費就好。這次違約交割案或許只是一個個案,但當中環節到底出了什麼問題,需要主管機關正視。(陳永吉)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