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員 發達公司課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4-22 18:12

阿根廷簡化二手機械設備等資本財進口程序,增添礦業、能源等產業利多

阿根廷政府簡化二手機械設備等資本財進口程序

根據媒體報導,阿根廷政府近日公布第273/2025號總統法令(Decreto),宣布簡化二手機械設備等資本財相關進口規定,取消原須辦理之「二手資本財進口證明」(Certificado de Importación de Bienes Usados, CIBU),改由進口商自行填寫具同等效力之聲明書取代,且無須證明阿國國內是否已有相同產品之製造商,即可進口包括工業設備、馬達、鍋爐、電力變壓器、拖拉機及農機設備、發電機、船舶、無人機及醫療設備等二手產品。同時亦解除原先在多個工業領域對特定資本財進口禁令,包括石油與天然氣開採設備、工業用切割機、汽車產業使用之模具機械及印刷業設備等。該措施對礦業、能源及碳氫化合物等戰略性產業具利多,企業得以加速進口二手機械設備,以進行投資計畫。

阿國去管制與國家轉型部部長Federico Sturzenegger表示,過往辦理CIBU手續須耗時數月,不僅使生產者難以專注其本業,還須頻繁奔走各公部門間以取得國家豁免許可,否則即須以更高成本進行採購。在許多情形下,即便國內無同類產品,仍禁止進口,構成實質上經濟禁令,導致部分產業運作受阻,相關生產活動無法推進,亦嚴重侵害勞工權益。渠在洽詢產業界意見後,發現各領域均普遍面臨類似困境,許多中小企業皆曾因原制度限制而無法順利進口生產所需之機械設備,因而促成此次改革。

阿根廷金屬工業對此強烈反彈,憂心對本國產業造成衝擊。阿國Santa Fe工業聯盟(FISFE)及阿國金屬工業協會(Adimra)認為該措施恐打擊阿國本身技術體系,在世界各國正積極投資先進資本財之際,阿國卻讓已被原產國淘汰之機械設備得以在無技術檢驗或監管情形下進入阿國市場,將使阿國淪為過時機械堆放場,並對國內生產體系安全性構成潛在威脅,更甚者可能危及勞工與消費者健康。此類政策將削弱本地產業推動附加價值與擴大在地生產能力,呼籲政府儘速檢討該項措施。

該項措施公布之際,正值阿國金屬工業面臨產能下滑時刻。據統計,本(2025)年3月金屬加工產業活動較2月下跌1.3%,較2023年平均低10%,部分產業子部門明顯衰退,包括鑄造業下跌13.9%、汽車零件業下降3.7%,惟農業機械與車體、拖車製造等成長23.5%;在就業方面,該產業年減2.9%,呈下跌趨勢。(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