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員 發達公司課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4-22 14:34

日本投資人4月初大拋200億美元海外債、多為美債

2025-04-22 14:33:28 記者 郭妍希 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關稅政策在本(4)月稍早撼動全球金融市場之際,統計發現,日本投資人一口氣拋售超過200億美元的海外債券。
英國金融時報22日報導,日本財務省初步統計發現,截至4月4日為止當週,包括銀行、退休基金在內的民間機構總計售出175億美元的長天期海外債券,接下來7天又續賣36億美元。

日本政府與民間機構總計持有1.1兆美元的美國公債,居全球之冠,因此該國的交易狀況頗受矚目,被視為美國公債買賣現況的重要指標。

日本金融機構究竟交易了哪些長債,財務省的報告並未提供具體細節。野村證券資深利率策略師Tomoaki Shishido表示,日本投資人這波拋售的標的,大部分應是美國公債或美國政府機構債券(agency bonds)。後者指的是美國政府擔保的不動產抵押證券(MBS)。

Shishido補充說,外國債券的賣盤可能來自進行資產配置再平衡的日本退休基金,或是想要降低利率風險的銀行、壽險業者。

不過,Moody’s Analytics日本經濟學家Stefan Angrick說,雖然日本投資機構拋售的美國公債金額龐大,但4月第1~2週美國公債殖利率飆升,卻不能全部歸咎於此。這些金額看來或許驚人,但從債市的角度來看,卻幾乎激不起漣漪。他指出,美國公債市場每日平均的交易金額就接近1兆美元。

市場先前謠傳,避險基金將基差交易(basis trade)大量平倉,恐怕是4月初債市崩潰的罪魁禍首。

根據Barron`s解釋,基差交易是避險基金愛用的策略,指的是藉由現貨與期貨間的價差套利。當避險基金發現公債的現貨與期貨價格出現明顯差異,就會買進價格較低的公債現貨並放空期貨。等到兩者價格收斂到一致,避險基金便會將部位平倉。

避險基金的做法風險極高,因為這牽涉到高度槓桿,槓桿倍數有時高達50~100倍。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 4月初接受Fox Business專訪時表示,他在任職避險基金的生涯中,已多次目睹避險基金將基差交易大舉平倉的情況。貝森特當時表示,「市場如今出現一波去槓桿的劇烈震盪。」「這次發生在固定收益市場。一些槓桿極高的大型機構面臨虧損窘境,他們被迫去化槓桿。」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編者按 :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 、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 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