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4-21 06:34

美禁H20銷陸效應 「輝達備胎」寒武紀業績爆發

記者黃雅慧/綜合報導
2025年4月21日 週一 上午5:57




在美國升級對輝達H20晶片限令下,大陸本土AI晶片產業反成為得利者。大陸AI晶片公司、被視為替代輝達晶片之一的寒武紀最新財報顯示,今年第1季營收達人民幣11.11億元(約新台幣50億元),年增423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人民幣3.55億元,上年同期為-2.27億元,成功轉虧為盈,且連續兩季獲利。
對於營收暴增原因,寒武紀表示,主因報告期內公司持續拓展市場,積極助力人工智慧應用落地,使得報告期內營收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
寒武紀同時披露去(2024)年財報,全年營收人民幣11.74億元,年增65.5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人民幣-4.52億元,前年為-8.48億元。此外,2024年寒武紀雲端產品線表現極佳,實現營收人民幣11.66億元,年增1187%。
值得注意的是,寒武紀的研發費用極高,常年超過營業收入。2024年研發費用約為人民幣12億元,較上年增長8.8%。
寒武紀成立於2016年,專注於人工智慧晶片產品的研發與技術創新。寒武紀產品廣泛應用於伺服器廠商和產業公司。由於去年業績開始反轉,寒武紀全年股價漲幅接近四倍。
市場人士分析,美國晶片禁令下,寒武紀思元590(性能達輝達A100的80%)成為「備胎首選」。最近,輝達連向中國大陸市場定制的H20都被美國限制了,可以預見,寒武紀產品短期內需求會更加旺盛。
寒武紀的主要客戶包括阿里、百度、字節跳動及騰訊等。去年以來,科技大廠掀起AI軍備競賽,今年2月,阿里更是宣布未來三年在雲和AI基礎設施的投入將超過去十年總和。機構預測,大陸國內互聯網巨頭們有數十萬台的AI伺服器需求,短中期市場空間可達人民幣千億元。
證券時報此前報導,寒武紀思元590在2024年下半年透過互聯網大客戶的測試,2025年正是加速出貨期。
不過,當前寒武紀仍有隱憂。 其一,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華為昇騰910B已實現量產,實測性能超越寒武紀10%,且生態更完善;海光信息正在研發的「深算三號」宣稱有望追平輝達。
此外,寒武紀客戶集中度太高。寒武紀前五大客戶貢獻了94.63%的營收,第一大客戶直接貢獻了79.15%營收。現在阿里巴巴、百度等科技大廠也在自研AI晶片,一旦客戶自研成功,寒武紀訂單恐會斷崖式下跌。
【看原文連結】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