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4-20 05:35

全球首場人形機器人半馬落幕:「天工Ultra」奪冠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5-04-19 15:30

全球首場人形機器人半馬落幕:「天工Ultra」奪冠(圖:shutterstock)


全球首場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賽事於近日劃下句點,由中國大陸團隊「天工」研發的機器人「天工 1.2max」(又稱「天工 Ultra」) 以 2 小時 40 分 42 秒的成績率先衝過終點線,奪得桂冠。這場於 2025 年 4 月 19 日在北京亦莊舉辦的賽事 不僅是全球首創,更展現了人形機器人在運動能力與技術上的重要進展。

本次半程馬拉松全長 21 公里,賽道包含平坦路面、9 度斜坡及不規則地形。大會規定參賽機器人必須以雙足行走完成,嚴禁使用輪式輔助。儘管賽事重點不只在於競速,更在於檢驗機器人在真實環境下的實戰能力,但「天工 1.2max」憑藉其身高約 180 公分、輕量化機身約 55 公斤,以及優化的運動算法,展現了優異的性能。



據悉,「天工 Ultra」的最高峰值速度已從每小時 6 公里提升至 12 公里,其搭載的「慧思開物」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更使其在智能化方面有所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天工 1.2max」在比賽中途的 15 公里處曾意外摔倒,但團隊迅速更換備用機體後,仍能重回領先地位並最終奪冠。

天工團隊強調,這不僅驗證了機器的穩定性,更突破了長時間運動下的散熱與能耗管理瓶頸。相較之下,其他參賽團隊的機器人則面臨了不同的挑戰。例如,EAI 機器人選擇以時速 5.4 公里的「競走」姿態穩定前行,甚至超越了部分跌倒的競爭對手;清華通班隊的「誇父」則展現了 7 公里 / 小時的衝刺速度;宇樹機器人 GI 以「亞洲蹲」的特殊姿態吸引了觀眾的目光;而靈寶 CASBOT SE 為了保護機體而穿上運動鞋,卻因此受限於結構強度而選擇低速行進。

主辦方強調,本次賽事是對機器人實戰能力的極限測試。參賽機器人需要自主應對地形變化、突發故障 (如關節卡頓) 以及能源補給 (更換電池需計時罰時),部分情況下甚至需要人類協助完成起立、導航等任務。許多團隊也坦言,參與此次競賽旨在暴露自身技術的短板,例如「靈寶」團隊為了延長機器人的使用壽命,主動將速度降低至每小時 5 公里,反映了長時間運動對硬體可能造成的磨損問題。

業界人士分析認為,這場人形機器人馬拉松有望成為該產業化的重要催化劑。透過公開競技,不同的技術路線得以直接比較,進而加速技術的迭代進程。

專家預測,未來機器人將更加注重「能耗效率」與「環境共融」,而本次賽事中暴露的長距離行走可靠性以及人機協作模式等問題,將成為下一階段技術攻關的重點。正如觀察者所言:「機器人『跑馬』的價值,不在於創造紀錄,而在於為未來的『千萬次行走』奠基。」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