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聞專員 發達公司課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4-18 21:22
鴻海導入生成式AI優化營運,拚年省百億費用
2025-04-18 12:59:50 記者 張以忠 報導
鴻海(2317)董事長劉揚偉(附圖)談到AI如何優化集團營運時認為,AI分為「Everyday AI」與「Game-Changing AI」,而鴻海已經雙雙導入開始優化營運,其中,鴻海每年總費用高達約2,250億元,未來目標透過生成式AI,每年節省約100億元,這對整體營運效率將帶來實質助益。
劉揚偉在談到AI在企業應用的實際場景時指出,根據Gartner的分類,AI應用可區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與企業日常營運相關的「Everyday AI」,另一類則是具有策略轉型潛力、能創造模式突破的「Game-Changing AI」。
在「Everyday AI」方面,他舉出三個鴻海集團內部的實際案例。第一,是提供全體員工使用的AI問答助手,協助快速理解政策、處理日常問題。第二,是智慧客服與數位員工系統,透過AI優化內部服務效率。第三,是在辦公與資安的應用上,針對每家公司的特性進行量身打造。
而在「Game-Changing AI」方面,劉揚偉指出,由於鴻海集團規模龐大,許多看似日常的問題在集團內部都會被放大成重大議題,因此AI可以發揮關鍵影響力。他舉三個實例說明:
第一,是在費用管理方面。鴻海每年總費用高達2,250億元,單是事務性與非生產性採購,就構成了極大支出。集團希望透過生成式AI,每年節省約100億元,這對整體營運效率將帶來實質助益。
第二,是採購料號管理。由於鴻海服務眾多客戶,每家都有自己獨立的料號系統,導致同一種料件在系統中出現多種料號,造成採購價格不一等問題。甚至發生同樣的料件已經有庫存,卻因系統識別不同料號而重複採購。而透過生成式AI比對與優化,可望有效解決這類跨系統料號一致性問題。
第三,是在人力資源的篩選與招募上。由於鴻海高峰期員工數可達六十至八十萬人,單日新進人力可能就達上萬人。過去在人力招募過程中,曾遇過外部仲介試圖推薦「不適任人員」,影響現場運作與成本控管。透過生成式AI進行履歷分析與風險過濾,有助於提高招募效率並防範不當用人風險。
劉揚偉強調,AI的應用不只是技術問題,更是企業營運模式再設計的關鍵。他呼籲企業主應該積極學習如何與AI互動,了解AI在自身產業與流程中的最佳切入點,才能真正將AI從話題轉化為競爭力。
(圖:理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