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4-17 00:10

〈中華信評展望〉2026接軌 台灣壽險業面臨資本韌性考驗 外匯暴險仍居高位

鉅亨網記者陳于晴 台北  2025-04-16 18:41

(鉅亨網記者陳于晴 攝)


台灣保險業者將於 2026 年採用國際財務報導準則 (IFRS 17) 及保險業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 (TW-ICS)。中華信評認為,新的會計準則與法定資本制度將對台灣壽險公司形成考驗,為能因應自明年起實施更為嚴格的會計與法定資本架構,台灣壽險公司需要謹慎管理其資本穩定性以及資產與負債錯配風險。外匯風險險曝險方面,預估 2025 年將維持在歷史高位,與 2024 年的水位相比應不會有重大偏離。

壽險公司近年盡可能保留多數資本以銜接較嚴格的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舉例來說,壽險業者依照主管機關的指導原則,將成長率降至低於前幾年的水準,同時設立高風險投資上限,並限制盈餘分配。



同時在主管機關引導下,業者對壽險商品結構進行持續改革,以價值為導向的策略也有助推升業務價值的累積。

不過,資本水準向來是國內許多壽險公司在信用結構中相對較弱的一環。中華信評發現,在過去股市強勁的未實現評價收益推升下,2023 年至 2024 年壽險公司的資本緩衝空間有所增加。不過,業者面臨的資本成長挑戰可能升高。

中華信評指出,壽險公司的盈餘高度依賴資本利得,使其股東權益變動與股票投資的未實現評價利得變化連動性高。這種依賴促使壽險公司提高對股票的曝險部位,卻可能因此需要更多的資本。再者,在投資市場條件不利的情況下,對股票市場的依賴恐導致獲利與資本略為下滑。

中華信評表示,2024 年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因良好的匯兌收益而使其有所增長,這種增長在一定程度上幫助穩定了外匯風險暴險,即使許多壽險公司在同期間些許下調避險比例。 

外匯風險比率衡量的是壽險業相對於其資產負債表總資產的外匯曝險水準,其中亦將中華信評針對壽險公司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估計可能產生的抵銷效應納入考量。 

壽險公司藉由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來抵禦外匯波動帶來的倚賴,近年有增加趨勢。保險局 2024 年 8 月上路的外匯變動價格準備金新制,可有助業者較快速累積準備金,但也有可能在匯率變動不利情勢下較舊制沖減更快。因此,幾家大型壽險公司仍在觀望匯率狀況,也不排除等到正式接軌再來申請新制。

接軌後,揭露程度提高,壽險公司可能會因股東尋求報酬率而面臨更大壓力,尤其是當業者對於達到法定資本水準的信心漸增之際。

多年來,許多壽險公司已經停止定期支付股息,這反映出保險業在保留資本上的謹慎態度。不過,一旦可分配盈餘的揭露程度提高,保險公司可能將面臨股東要求提高股利的情形;在新的會計架構下,可分配盈餘的揭露程度將有所增加。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