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員 發達公司課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4-16 16:34

機構:陸Q1經濟數據勝預期 惟關稅戰影響料Q2顯現

2025-04-16 16:33:31 記者 新聞中心 報導
據港媒報導,中國今(2025)年第一季國內生產總值(GDP)年增5.4%、3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增7.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增5.9%,上述數據均優於路透社調查預估值,顯示經濟活動已全面加速。不過,分析人士認為,沒有理由為一個季度的數據感到「沾沾自喜」,中美關稅戰影響將在下月經濟數據中得到體現。

路透社指出,中美貿易戰2.0版本實際已演變為兩國相互實施貿易禁運,這將顯著拖累中國出口增長;預計即將召開的中共政治局會議將披露中國政府決定如何應對貿易戰,決策層料繼續觀望關稅戰對出口的影響,再推出具體經濟刺激舉措。

凱投宏觀中國經濟學家Zichun Huang表示,受益於財政支持,3月中國經濟恢復動力,並促使第一季GDP數據超出預期;但隨著出口減弱,今年經濟增速仍將放緩。未來幾個月,政策將繼續支撐中國內需,3月公布的預算允許進一步增加財政支出;貨幣寬鬆舉措亦可能很快推出,這意味著即使美國提高關稅,今年中國經濟增長有望保持在4%以上。

經濟學人智庫中國經濟高級分析師徐天辰分析,在前所未有的政策擴張節奏下,中國第一季GDP增長5.4%是好的開始,顯示政策在促消費和擴大投資方面非常有效,但並沒有理由為此「沾沾自喜」;在過去兩年中,中國每年都有一個「高歌猛進」的第一季和令人失望的第二季,而今年川普的關稅政策又將為中國經濟增加額外「痛苦」;中美貿易戰的2.0版本實際已演變為中美相互實施貿易禁運,這將對中國出口部門產生顯著影響,同時資本支出亦將放緩。

保銀資本管理公司總裁兼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指出,第一季經濟增速快於預期,3月經濟活動亦全面加速,和先前發布的強勁出口數據一致;而即將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將披露中國政府將如何應對貿易戰,預計今年晚些時候會推出新的刺激措施,但不會是在這次會議上;決策者可能將觀望出口放緩的程度,再做出應對。但此次會議傳遞的訊息將預示著下一步的政策方向,一個選項是財政加力支持其內需消費。

澳盛銀行中國市場經濟學家邢兆鵬認為,第一季數據顯示內外需共振下,中國經濟走穩並消除了負的產出缺口;後續外需走弱是否能被內需走強抵消尚有疑問,但這份數據足夠解釋為何中國人行並未降準降息。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