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4-16 06:58

財經青紅燈》颱風來臨前的晚霞

2025/04/16 05:30  
川普關稅措施打亂全球貿易之際,財政部公布3月出口495.7億美元、創歷年單月新高,3月出口大爆發,主因關稅戰引發提前拉貨潮,財政部官員形容目前好像「颱風來臨前的晚霞」。確實,相較於川普1.0的美中貿易戰,川普2.0砲火四射,各國都受波及,儘管近來川普對中國以外國家態度似有軟化,但未來充滿變數,台灣能否複製轉單效應,或者只是短期拉貨潮,後續談判至關重要。
回顧川普1.0,美國關稅戰、出口管制等措施均劍指中國,2018年美中貿易戰爆發,加上COVID-19疫情爆發,造成供應鏈斷鏈,引發全球供應鏈重組,掀起「去中化」浪潮,台灣受惠於轉單效應及台商回流,近年更在AI供應鏈占據關鍵地位,不僅經濟表現亮眼,出口結構也明顯改變,對中港出口占比下降,對美占比明顯提升,今年第一季對美出超220億美元,超過對中港出超169億美元,為統計以來單季首見。

然而,正因台灣對美國貿易出超大,川普2日宣布對等關稅措施,對台灣加徵關稅32%,僅低於中國、越南、泰國等。儘管川普9日宣布對等關稅暫緩90天,且美國海關12日公告電腦、智慧手機、晶片等產品暫時豁免,但川普將宣布半導體關稅政策,未來仍充滿變數。與此同時,美中貿易戰再度引爆,雙方不斷疊加關稅,目前美國對中國課徵關稅145%,中國則回敬125%關稅。
這場關稅風暴演變至今,似乎又回到美中貿易戰的情況,若川普與習近平均不願讓步,如此高額關稅下,美中經貿將強制脫鉤,各自在境內建置完整供應鏈;以台灣在半導體及電子產業的優勢,台廠可望受惠於轉單效應,搶食中國成熟製程晶片市場,且美中各自建置供應鏈,台廠也可爭取合作機會。
不過,可以預見,美中強力對抗下,雙方將互祭各種經貿障礙,台廠如何爭取商機又避免踩雷,將是未來重大挑戰,政府及企業均應審慎因應。(鄭琪芳)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