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CTWANT財經組 2025-04-15 06:00
光陽內鬥柯勝峯
光陽董事長柯勝峯4月10日表示,公司高層理念不同,團隊運作效能不彰,他將不再擔任光陽董事長。(圖/光陽提供)
光陽工業董事長柯勝峯在4月10日拋出「打破60年家族共治慣例,希望三大家族退出經營階層」的震撼彈後,柯勝峯與執行長柯俊斌兩人的理念之爭,也從傳聞正式浮上檯面,4月16日的董監事改選的結果,也將決定未來光陽的路線。
「表面上看起來是路線之爭,但追根究柢,兩人不和早在15年前就開始。」一位在高雄的光陽經銷商說。
光陽工業的成立背景是1960年代,日本本田(Honda)除了北部的三陽工業外,還想在台灣南部設第二座合作工廠,因此三陽的創辦人之一黃繼俊(三陽前董座黃世惠的父親)便將「國語學校」的同學柯光述(柯勝峯祖父)引薦給本田,理由是「有同窗之誼,未來不會惡性競爭」。柯光述於是在1963年結合高雄旗山的同鄉宗族、好友成立光陽,五大創始股東「三柯二陳」成為光陽的權力核心。
因為創始股東多,柯光述在擔任光陽第一任董事長後,為了避免股東間的紛爭,便一直奉「以和為貴」為企業文化,有什麼決策都事先與其他股東充分溝通。後來股東們也各發展其他事業,彼此又互相投資持股,關係更加緊密。
柯俊斌的祖父柯新坤(右),也是第一代創辦人之一,並接任第二任董事長。其老家前的「安全帽樹」曾是當地的地標,去年被山陀兒颱風吹倒。(圖╱報系資料)
1981年,第二大股東家族的柯新坤(柯俊斌祖父)接任第二任董事長;柯新坤於1991年過世後,再由第一大股東家族的二代柯弘明(柯勝峯之父)擔任第三任董事長,這時柯俊斌已在光陽工作8年之久。
照前兩代由兩大家族互輪董事長的「慣例」,由第三代中較年長的柯俊斌接任董事長應是理所當然,但2010年,柯弘明將43歲的柯勝峯召回光陽擔任副董事長,讓第二家族代表53歲的柯俊斌升任副總;隨後自己卸任董事長,由當時的執行長王雙慶接任第四任董事長,輔佐柯勝峯準備接班。
柯俊斌在升任副總後,從2011年起光陽連續5年市佔率超過4成,這也是光陽工業自成立以來,市佔率最高的5年。當年電視廣告上那句「我是光陽副總柯俊斌……」,成為許多光陽人至今難忘的台詞。
經銷商觀察,「柯勝峯接任副董事長那幾年,正是柯俊斌最風生水起的時候,甚至有些功高震主。」2014年,柯勝峯正式接棒當上董事長,柯俊斌升為總經理,2年後升任執行長,「柯俊斌雖努力賣車,想靠成績挽回局勢,最後仍無力回天,對於第一大家族打破這個不成文(兩大家族互輪董座)默契,心中不免留下心結。」
「我是光陽副總柯俊斌……」這句廣告台詞當年幾乎人盡知曉。(圖/翻攝自小老婆汽機車資訊網YT)
柯勝峯時代,柯勝峯領軍電動機車開發,柯俊斌穩守油車通路與產品,兩人分工沒多久,便從表面上的和諧、平衡,走向明爭暗鬥,尤其2022年董監事改選時,柯俊斌在董事會企圖反撲失敗,同一年光陽痛失22連霸的燃油機車銷售冠軍,柯勝峯親自介入油車業務,只讓柯俊斌負責通路。
「這等於讓執行長做協理的事。」一位在光陽銷售單位擔任中階主管的老員工表示,「那應該是『副總』(老下屬對柯俊斌的稱法)在光陽最失意的時候,有時連新車發表會都沒上台。」
在光陽老員工眼裡,為人海派的柯俊斌長年攏絡不少經銷商,他每天在Line的群組與各地經銷商分享市場成績,也經常與各地經銷商喝酒、喝茶搏感情;柯勝峯很有理想但不喜歡交際,很少看到他到基層車行拜訪。
不僅行事風格迥異,雙柯對事業經營的看法也完全不同。失掉油車冠軍寶座是事實,柯俊斌在被削權後也接受現實,但對於電車發展的看法,始終與柯勝峯南轅北轍。柯俊斌認為,直到目前為止,電車的獲利模式一直沒看見,後續還要繼續不斷投錢下去。他一句「電車做愈多、虧愈多」,終於讓兩人的恩怨情仇搬上檯面。
平心而論,一輩子都在光陽的柯俊斌也好,或是後進光陽的柯勝峯也罷,兩人都稱得上是光陽工業近15年來極重要的領航人。基層出身的柯俊斌創下光陽有史以來僅有的4成市佔率,留美的柯勝峯勇於開創Ionex的電動車新世代,未來光陽的路要向左走或是向右走?就等4月16日見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