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員 發達公司課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4-14 21:36

外媒解讀電子產品關稅豁免:白宮仍重視消費者

2025-04-14 10:59:38 記者 黃智勤 報導
川普的關稅政策引發市場震盪,但手機、筆電等消費性電子產品暫時獲得關稅豁免待遇,外媒解讀,這反映政府仍有顧慮消費者處境。
CNBC分析指出,川普的施政雖激進,但不會忽略華爾街名言:別跟消費者作對,給予科技產品進口關稅豁免,也顯示中國供應鏈短期內仍難以被美國公司取代。
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U.S. Customs and Border Protection)於美東時間11日晚間公佈20項關稅豁免編碼,內容涵蓋智慧型手機、電腦,半導體、液晶顯示器、固態硬碟(SSD)、無線網路設備等各式各樣電子產品和元件。上述產品雖逃過145%的高昂關稅,但仍適用20%的芬太尼關稅。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13日指出,給予電子產品關稅豁免只是暫時性的,最新的「半導體關稅」(semiconductor tariffs)將於1~2個月內實施。
儘管關稅政策仍有高度不確定性,蘋果(Apple)等科技巨頭和科技股投資人士氣仍大振;蘋果受中美貿易戰影響甚鉅,研究機構Evercore ISI預估,蘋果約80%的iPad和超過一半的Mac電腦是在中國所生產。
研調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預估,蘋果在美國的產品庫存約可維持六週,一旦庫存用罄,面臨高關稅,蘋果可能需漲價因應;受關稅戰影響,密大4月消費信心指數驟降至2022年6月以來新低。
川普揮舞關稅大旗,意在促使製造業回流美國,但各界認為,「美國製造」說易行難,轉移供應鏈也非易事。Wedbush明星分析師Dan Ives認為,若iPhone在美國生產,每台成本可能高達3,500美元。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指出,豁免部分電子產品的對等關稅是修正錯誤做法的一小步,盼美方徹底取消對等關稅、通過平等對話解決分歧。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