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聞專員 發達公司課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4-14 15:34
今年GenAI飆速發展 勤業眾信揭四大關鍵趨勢
2025-04-14 15:33:40 記者 新聞中心 報導
4月初,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全球實施對等關稅政策,隨後又宣布暫緩實施;關稅政策對投資人信心和市場穩定性雖造成波動,但技術創新和營運精進的腳步仍持續推進,未曾停歇。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今(14)日發布《2025全球高科技、媒體及電信產業趨勢預測》報告,內容指出,2025年為生成式AI(GenAI)和高科技、媒體及電信產業的「關鍵過渡年」「(Gap year),須縮小關鍵差距以發揮現有的技術潛力。
勤業眾信指出,生成式AI(GenAI)因其創新潛力備受期待,然而其發展仍面臨多重挑戰,亟需產業與政策端攜手因應。當前關鍵課題包括電力與再生能源目標間的落差、深偽技術引發的信任問題、代理型AI(Agentic AI)發展、雲端運算高昂成本。仍須系統化克服多重挑戰與限制,方可推動產業邁向AI驅動的未來。
勤業眾信高科技、媒體及電信產業負責人陳明煇資深會計師表示,美國近期數度宣布調整關稅政策,衝擊市場信心,突顯全球對美貿易政策變動高度敏感。台灣對美出口以電子零組件及資通產品為大宗,儘管半導體目前尚未列入課稅範圍,但台灣身為全球晶片供應鏈及高科技產業重鎮,未來整體電子供應鏈族群仍可能受波及。
在短期收益與長期發展的雙重考量下,企業預期將優先關注營運層面的及時調整,然整體技術發展與營運策略出現重大調整的機率相對較低。面對政策與技術升級的雙重壓力下,企業如何透過AI技術研發驅動產業升級,並在永續發展與技術創新間取得平衡,將是未來關鍵。
勤業眾信報告揭露四大關鍵趨勢,趨勢一是「算力即電力」能源消耗倍增,企業佈局能源轉型解決方案。隨著AI需求快速成長,大型企業加速擴建資料中心,以支援生成式AI與高效運算所需的龐大算力。隨著大型語言模型規模擴大,整體用電量同步上升。勤業眾信預測,若AI技術與資料處理效率持續提升,至2030年,全球資料中心的用電量將突破1,000太瓦時(TWh),幾乎是目前的兩倍。
全球科技企業雖已承諾落實淨零碳排的目標,但仍須積極尋找兼顧永續發展與市場成長的解方。除了透過電力購買協議(PPA)與再生能源供應商簽訂長期合約外,亦可從提升AI晶片能源效率、導入邊緣運算、優化演算法等面向著手,加強生成式AI的能源管理。為了將台灣打造成人工智慧之島,台灣高科技產業需與政府共同合作,完善綠電供應機制,善用人工智慧加速邁向淨零目標。
關鍵趨勢二,代理型AI崛起,企業採用率預估在2025年將達25%。代理型AI建構於大型語言模型(LLM)基礎上,相較傳統機器學習或深度學習方法,更具靈活性與廣泛應用潛力,能自主規劃任務、執行決策和實現預設目標。勤業眾信報告預測,至2025年導入生成式AI的企業,將有25%會佈局代理型AI,並預計於2027年成長至50%,顯示其技術潛力正受到廣泛關注。潛在應用場景包括新一代客戶服務代理型AI,可整合多模態資料,不僅支援文字輸入,亦能結合語音與影像互動,全面優化服務流程與客戶體驗。
另一關鍵應用為AI法遵系統,能即時解析複雜法規與內部文件,協助企業進行合規風險評估,特別對金融服務、醫療照護等高度監理產業,提供具體法條依據與分析建議,有效提升法遵作業效率與判斷精準度。NVIDIA與Google Cloud共同宣布支援在地端部署Gemini系列AI模型,進一步強化代理型AI推理功能,提升企業導入的可行性與效能。勤業眾信建議盤點可由AI強化的高價值業務流程,進行重整與優化,以提升整體營運效能與競爭力。
關鍵趨勢三,智慧型手機與筆記型電腦挑戰生成式AI實力。智慧型手機及個人電腦是全球最普及的消費性科技產品,但隨著市場日趨飽和、消費者換機週期拉長,產品創新正面臨挑戰。生成式AI的導入為產業注入新動能,有望帶動新一波升級潮;未來智慧裝置可能逐步進化為具備代理型AI技術的平台,重新定義人機互動模式。
然而,產業將面臨高昂開發成本、能源消耗、使用信任與監管安全等多重挑戰,如何建立使用者對代理型AI的信任,將成為推動應用落地的關鍵,市場接受度仍需時間驗證。IDC資料顯示,企業正大幅加快AIPC的汰換與導入,預估2028年商用AI電腦出貨量將成長到1.38億台;今年初美國消費性電子大展(CES)多家企業亦展示搭載AI功能的PC與穿戴式裝置,反映產業對生成式AI推動創新的高度期待。值得注意的是,消費者對創新功能的採納速度,仍是決定銷售結果的關鍵。再者,全球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將影響終端需求表現,需持續關注市場動態與政策走向。
關鍵趨勢四,矽光子技術加速運算,多場景中應用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矽光子技術近年備受關注,主要應用於高速資料傳輸與高效能運算。隨著生成式AI、雲端服務及大數據分析的需求日益擴大,矽光子逐漸取代傳統電子傳輸,成為具突破性的技術方案。其具備高效能、低功耗及小型化等特性,成為新一代資料中心及AI運算架構的關鍵技術。
勤業眾信預期,大型企業將投入數十億美元來收購矽光子新創公司或相關領先部門,以搶占市場先機。值得關注的是,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與工研院及多家企業於年初宣布成立「SEMI矽光子產業聯盟」,進一步展現矽光子技術在全球半導體與AI領域的戰略地位。勤業眾信亦表示,矽光子技術雖仍面臨成本與應用普及的挑戰,但在AI、雲端運算、量子運算和自動駕駛等新興領域扮演關鍵角色,具備長期發展潛力,並有望在短期內成為數位基礎建設中的核心技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