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3 19:42

外媒指出,美股、債券和美元同時遭到拋售,這是資金逃離美國資產的跡象。(法新社)
陳麗珠/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媒指出,美股、債券和美元同時遭到拋售,這是資金逃離美國資產的跡象,貿易戰、債務和去美國化是美國股匯債三殺的驅動因素,目前雖很難判斷這三個問題對市場造成多大的傷害,但美元走貶在某種程度上是源於投資人對美國失去信心,倘若情況持續下去,隨著外國人撤離,美國市場將長期下跌。
《華爾街日報》報導,川普貿易戰造成的損失遠大於美股、債券和美元的損失。上週美股經歷有史以來最大的兩日跌幅和最大的單日漲幅之一,令投資者大吃一驚。同時,美元暴跌,美國公債更發出嚴峻的警訊。
真正引人注目的股票、債券和美元同時遭到拋售,形同資金逃離美國資產。投資人除了要追蹤川普在社群平台「Truth Social」的發文,藉以判斷買賣股票之外,還有很多其他的事情正在發生。對於想要規劃未來的投資者,需要了解導致這起事件發生的三個不同驅動因素:貿易戰、債務和去美國化。
有關貿易戰部分,目前川普雖推遲對中國以外國家徵收用奇怪方法計算出來的額外關稅,11日晚間還豁免對 iPhone 和其他電子產品對等關稅,可望進一步緩解貿易緊張局勢。但投資人很快又開始關注美中貿易戰所造成的損失。
隨著華爾街策略師提高經濟衰退的可能性,股市自然下跌。標準普爾 500 指數上週五收盤高於上週一,仍遠低於前一週對等關稅公告時的指數。值得注意的是,即使股市反彈,美元和美國公債仍繼續遭到拋售。
由於關稅帶來的通膨效應,聯準會在經濟低迷時期降息的意願,可能不如以往那麼強烈。儘管通膨報告低於預期,但截至上週末,期貨價格反映今年降息幅度低於年初。聯準會採取更強硬的立場或許可以為更高的債券殖利率提供理由,這有助於解釋 10 年期債券殖利率上升、債券價格的部分原因。
另外,上週初,隨著對沖基金開始清算深陷金融體系的交易,債務問題開始抬頭。槓桿部位的平倉導致利率中通常較為溫和的部分(即基差交易)大幅波動,使得美國公債大量拋售,推高殖利率,並有可能引發更多拋售。
由於債券市場突然出現 2020 年式恐慌的可能性,自我實現的拋售螺旋前景讓投資者和監管機構感到緊張,川普及時改變政策,避免最壞的情況發生。但投資人再次意識到近兆美元對沖基金平倉的危險。這本身就是減少美國公債風險敞口的理由之一,至少在對沖基金部位被清算之前是這樣。
當投資人看到白宮混亂的政策制定時,去美國化就開始出現,但這不僅僅意味著美國失去了經濟實力的光環。隨著債券殖利率上升,美元不但沒有走強,反而大幅下跌。上週五,美元指數跌至2022年以來最低點。
報導稱,現在很難判斷三個問題分別對市場造成多大的傷害,但美元下跌至少在某種程度上是由於人們對美國失去信心。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隨著外國人撤離,美國市場將長期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