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4-13 20:36

稅戰變局與機會 印度.南美順勢而為搶進市場

大愛電視
2025年4月13日 週日 下午7:16





美中關稅戰,對全球經濟帶來的影響已經浮現,但一些國家看準這次貿易危機所帶來的轉機。例如印度因為是大陸的貿易競爭對手,若大陸撤出美國市場,這高達25%的市場份額將有機會由印度或其他國家接手。值得注意的是,小國或開發中國家不一定會是貿易戰的輸家,事實上,許多地緣政治上關係緊密的國家或區域組織,已經開始積極尋求新的貿易夥伴、結成新的經濟聯盟。各方努力透過重新調整貿易關係,試圖從美中貿易格局變動後的混亂,尋求重建全球經濟的新秩序。
全球貿易局勢拉警報,擾亂各大產業,出貨作業被迫暫緩。
德國汽車研究中心大陸事務總監 費蓓婭:「現在要考慮的是,等待事態發展 與川普政府,還有進一步的談判嗎,福斯汽車集團內部的策略是什麼。」
數百輛歐洲製造的汽車滯留在美國港口,不只如此,在中國大陸浙江一間專門生產太陽能小擺飾的工廠,員工也因關稅問題被迫停職。
產品銷售員:「其實一開始,沒有加到100%多的時候,客戶可能會說 ,那我們互相承擔一部分,就是他們承擔一部分,我們工廠一部分,但是後來漲到很離譜之後,就誰也承擔不了 就暫停。」
美中關稅互不相讓,影響全球供應鏈,危機逐漸浮現。不過也有國家和產業,認為危機就是轉機。
印度出口組織聯合會總幹事 撒哈伊:「這些市場將向競爭國家開放,而印度在所有這些領域,都是大陸的競爭對手,因此我們肯定會從中受益。」
像是印度向來在貿易領域上是大陸的頭號競爭者,專家就表示,例如紡織業和鞋類,大陸占美國份額的25%,如果大陸撤出美國市場,印度就能從中獲利。另外還有許多國家,過往都集中在大陸或美國市場,現在也開始分散風險。
巴貝多總理 莫特里:「我們必須與非洲 中美洲,和拉丁美洲建立聯繫,並與英國 歐洲和加拿大等,世界各地的一些老夥伴重建聯繫。」
至於中國大陸,經濟學者分析指出,早在2018年中美貿易爭端期間,大陸就開始降低對美國大豆與玉米的依賴,並積極轉向進口南美洲農產品。專家認為,美中貿易之門關上後,另一扇機會之窗也正在開啟。
富國銀行首席農業經濟學家 史旺生:「所以這些事情確實會產生長期影響,有利有弊 最終取決於你站在誰的立場。」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