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廖振堯/綜合報導 2025-04-13 05:22 ET

分析人士指在美國製造iPhone的想法行不通,否則iPhone售價將從目前1000元左右飆升至3000元以上。圖為富士康中國鄭州廠工人正在組裝蘋果iPhone 16系列新機。(美聯社)
川普政府一直預期,針對中國的一系列重
關稅將迫使蘋果公司回到美國生產
iPhone,然而即使關稅稅率高達145%,這種情況也不太可能發生。自首款iPhone自18年前上市以來,iPhone手機幾乎都是在中國生產的,分析師估算iPhone若改在美國製造,售價將暴漲300%。
美聯社報導,蘋果轉移生產到美國的障礙主要是在中國建立的複雜供應鏈已經根深蒂固,這是從1990年代就開始打造的生態圈。若在美國建造新工廠,需要好幾年時間、耗資數十億元。
Wedbush Securities分析師艾夫斯(Dan Ives)斷言在美國製造iPhone的想法行不通,否則iPhone售價將從目前1000元左右飆升至3000元以上;他並認為將生產轉回到美國國內來生產,最快也要到2028年才有可能。
自川普2日開始提高進口商品關稅以來,蘋果股價已下跌15%、市值蒸發5000億元,不過11日川普政府宣布智慧型手機等電子產品排除在現行對等關稅之外,蘋果可望得以稍作喘息。如果高關稅持續下去,人們普遍預期蘋果最終還是得提高iPhone和其他熱門產品的價格,因為矽谷的供應鏈高度集中在中國、印度和其他身陷關稅威脅的國家。
弗雷斯特研究公司(Forrester Research)分析師查特吉(Dipanjan Chatterjee)指出,中國產品關稅保持不變的情況下,蘋果仍有空間維持當前iPhone定價,主因之一是蘋果的訂閱及相關服務帶來巨額利潤,該部門不會受關稅影響,在上一財年的營收為960億元,至少在短期內可以消化部分關稅導致的成本上漲,而不會造成重大財務衝擊。
蘋果今年2月試圖安撫川普總統,宣布計畫2028年在美國投資5000億元並雇用2萬名員工,但這與美製iPhone無關,而是資助休士頓的一個數據中心,將其伺服器用於人工智慧(AI)。
白宮發言人李維特(Karoline Leavitt)上周說,「如果蘋果認為美國(生產iPhone)不可行,他們可能就不會拿出這麼多的錢(投資)。」不過美國技術工人的短缺也是一個大問題,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2017年在中國的一場會議上曾說,「在美國召開一個模具工程師會議,我不確定可以坐得滿整個房間;在中國則可以填滿好幾個足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