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4-13 05:16

社論/川普操弄關稅 美國商界無力應對

社論 2025-04-12 16:45 ET



川普總統。(路透)
川普第二任所宣布的加徵關稅,史無前例,投資銀行Evercore估計,「解放日」的關稅聲明已將美國加權平均關稅提高至29%,為1900年以來最高,但川普9日意外地宣布暫停實施對等關稅90日,在產業關稅不變之外,僅保留10%全面關稅,擺了所有人一道。

如果對等關稅持續實施,肯定會提高物價、降低就業機會並減少退休收入,美國勞工將會付出極高的代價;然而,在面對資本主義遭到如此衝擊時,美國商界與資本家的表現,卻顯然並不及格。


與大多數已開發國家不同,美國缺乏一個代表大企業的單一組織。除非出現深刻而持久的危機,否則跨部門的企業遊說團體在美國歷史上很少出現。全國製造商協會和美國商會最初分別在麥金萊總統和塔夫脫總統任內出現;商業圓桌會議成立於1972年,是由兩個反工會商業團體合併而成的商業遊說團體。

在1970年代的經濟動盪期間,圓桌會議和美國商會展現出最大的實力,將原本分裂的美國商界團結在反抗工會和反抗新政盟友的旗幟下,但到了雷根總統任期中期,這些對手已被擊敗,而美國商會和圓桌會議的成員數量也隨之大量流失。

之後商業組織再也沒有重回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的主導地位,美國商會本質上轉型成為超級遊說公司,其主要功能是接受那些試圖掩蓋其推動政治不正確事業的產業捐款:像是菸草業試圖逃避健康責任、汽車業希望放寬安全標準、醫療保險業試圖阻止醫療改革等等。

雖然在2009年茶黨運動期間,美國商會和圓桌會議曾短暫地扮演了積極的角色,但成果好壞參半;因為它們發現自己的對手是石油、天然氣和公用事業部門,而這些部門都狂熱地支持右翼保守派。即使2014年茶黨在國會已式微,但商界未能在2016年初選期間阻止川普,也未能削弱自由黨團(Freedom Caucus)的影響力,讓該黨團成為如今眾院共和黨人中的極端「保皇黨」。

儘管商業組織成功地影響了川普2017年的減稅和就業法案,卻未能阻止川普2018年發起的貿易戰。近4000家公司沒有聯合起來反對川普的關稅制度,而是試圖單獨遊說當時的貿易代表賴海哲,為個別進口產品爭取單獨豁免。這樣產生的結果是:大多數遊說者被排擠在外、最終很少有人獲得豁免,而其餘的人則繼續支付高關稅的代價。

那時的模式顯示:由於協調機構力量薄弱,美國企業基本上沒有能力因應共和黨治理的重大挑戰。上一代企業領導人可能在遇到「解放日」關稅這種程度的衝擊時,會在美國社會各個層面做出協調一致的反應,無論是透過在華盛頓遊說,還是在地方報紙上刊登廣告。但如今美國商界過於分散,無法發起類似的活動。

這種現象在川普2.0時代持續存在。在2021年1月6日國會山莊暴動發生後,美國商會抵制向共和黨提供競選捐款的行動,僅持續了兩個多月。農業遊說團體曾經是國會山莊強力支持移民的聲音,但現在幾乎放棄了對移民合法政策的倡導;即使要為移民發聲,組織起來的行動僅有透過閉門悄悄地遊說來進行。

而更諷刺的是企業界為謀求監管鬆綁和各自的利益,在川普競選期間和就職典禮上提供巨額政治獻金輸誠,結果得到的回報,卻是一波接一波造成商業重傷害的關稅。

當前正是美國自由主義長期醞釀的結構性危機頂峰,曾經將國家政策與企業利益結合的機制也已從根本上崩潰。無論企業主管、遊說團體或大學董事,菁英階層對川普政府在貿易、移民、法治或其他政策方面都未能展現出實質與強烈的反對。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