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聞專員 發達公司課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4-12 18:24
金價調整後再創新高 但仍須留意貿易戰風險
2025-04-11 08:38:41 記者 黃文章 報導
路透社4月10日報導,金價在關稅風暴中一度下調約每盎司200美元之後,週四大漲近3%重新創下歷史新高,現貨金價來到每盎司3,160美元,主要因為美元下跌以及中美貿易戰升高持續帶動黃金避險需求的影響。Tradu.com資深市場分析師尼科斯·查布拉斯(Nikos Tzabouras)表示,黃金重新獲得避險吸引力並再創新高,但貿易戰的前景仍將構成風險。
忠誠黃金公司(Allegiance Gold)營運長亞歷克斯·艾布卡里安(Alex Ebkarian)表示,仍有許多關鍵因素將繼續支持黃金,包括中央銀行的買盤、黃金ETF的資金流入以及更多的貨幣政策風險等。中國人民銀行3月份黃金儲備較前月增加9萬盎司或2.8公噸,達到7,370萬盎司或2,292.33公噸,為連續第5個月購入黃金(累計購入28公噸)。
世界黃金協會4月8日報告表示,2025年3月,全球黃金ETF(交易所交易基金)持倉增加92公噸至3,445.3公噸,連續第三個月迎來強勁增長,並創下2023年5月以來的新高;累計今年第一季總共增加了226.5公噸,總管理資產規模則是較前月增加86億美元至3,454億美元的新高水平。
作為全球最大精煉黃金出口國,瑞士國家銀行(SNB)的一項研究指出,全球黃金需求的避險動機可能會扭曲瑞士的貿易平衡。該行資深經濟學家勞倫斯·維赫特(Laurence Wicht)指出,瑞士的黃金進出口每年變化很大,這一波動與全球黃金需求的兩大動機有關:黃金作為價值儲存工具,尤其在新興市場中需求較強;以及黃金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時期的避險屬性,特別是在經濟壓力時,黃金需求通常會上升。
維赫特發現,在全球壓力時期,瑞士的黃金進口增加,而黃金出口則集中於美國和英國等金融中心。研究還揭示了兩個啟示。首先,全球黃金貿易扭曲了瑞士的經常帳餘額,這種波動不應簡單解釋為瑞士經濟基本面的變化,而應該考慮到黃金需求的避險特徵。其次,黃金貿易會扭曲瑞士的雙邊貿易餘額,尤其是與美國的貿易。這些變動往往反映的是金融市場的動機,而非經濟政策的變化。
世界黃金協會亞太區主管范少凱分析了亞洲央行的黃金需求以及影響貴金屬在該地區和全球作用的多種因素。他指出,亞洲央行對黃金的需求仍然強勁,並且這一趨勢不僅在全球範圍內存在,亦是亞洲的一個持續現象。對於亞洲央行來說,黃金不僅是一種儲備組合的多樣化工具,還能在市場動盪時為其貨幣提供支持,特別是在經濟不確定性和地緣政治風險增加的背景下。
范少凱指出,黃金的避險功能在亞洲的需求中尤為重要,尤其是當全球政治和經濟不確定性增加時。例如,菲律賓等國家能夠利用本國金礦來增加黃金儲備,這使得他們能夠用本國貨幣購買黃金,這是亞洲地區的一個獨特優勢。他還指出,即使是金融發達的經濟體,如新加坡,也在加大對黃金的投資,顯示出黃金在儲備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此外,范少凱指出,黃金與美元和利率之間的傳統反向關係逐漸減弱。他認為,來自非美國地區的需求,特別是亞洲及其他地區央行的戰略性黃金購買,正在成為影響黃金價格的新驅動力。這表明,黃金價格未來可能會受到更為多樣化的因素影響,而不僅僅依賴美國的貨幣政策。
(圖片來源:理財網資料庫)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