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廖士鋒/即時報導 2025-04-11 14:11 ET

海基會副秘書長黎寶文11日針對美中關稅戰下的台商影響發表看法。記者廖士鋒/攝影
美國與中國大陸
關稅戰不斷升溫,雙邊各自已經增加關稅超過100%,對於廣大在大陸經營的台商該如何協助,海基會表示,春假結束後就有透過既有台商網絡,聯繫台商的需求。至於海基會祕書長羅文嘉聲稱在大陸台商只剩下五分之一,有無具體數據?海基會則說,對大陸投資降低是一個「長期性的趨勢」。
海基會11日下午舉行例行背景說明會,由副秘書長黎寶文主持,本報記者提問,最近這幾天美國跟中國大陸的關稅戰持續的發展,
白宮他這個禮拜四說大陸的產品的關稅已經到145%,大陸也反制美國的關稅增加到了84%(隨後大陸宣布增加至125%),台商在大陸的布局海基會是否評估會受到什麼樣的影響,目前有沒有接獲一些相關反應?
對此黎寶文表示,關於美中的之間的
貿易戰跟關稅戰,這幾天有一個比較緩和的現象,中國大陸仍然持續是以展現決心,而且以對等回應的方式來因應,所以在美國跟大陸彼此互不相讓的情況之下,對於台灣來說,這是沒有辦法避免的情況,當然也會波及或者是影響到目前仍然在中國大陸經營的台商,承受直接的壓力。
他表示海基會當然希望美中雙方都能夠回到理性談判,共同尋求解決之道。
黎寶文透露,春假結束回來之後,為了因應貿易戰或者是關稅戰的最新情勢,海基會馬上就在主管會議之後指示經貿處,透過既有的台商網路,第一時間去了解仍然在中國大陸經營的台商,有沒有需要關懷或者需要政府協助的部分,第一時間表達政府的關懷,同時也收集仍然在中國大陸經營台商的意見,然後把這個意見跟權責單位做回覆。
他提到,4月8日周二時,就已經接獲經濟部的來電,也是告知海基會要進行一樣的動作,所以海基會配合政府的行動,站在第一線了解中國大陸台商的需求,然後把相關的意見回饋給政府,希望能夠有利於台商未來的佈局跟發展。後續如果有整理出台商希望政府相關的作為,我們也會持續做反應。
至於海基會秘書長羅文嘉日前在媒體專訪時,說台商在大陸基本上都撤光了,只剩下五分之一,是否有具體的資料?對此黎寶文回應說,長期以來將台商在中國大陸的將投資降低是一個長期性的趨勢。2010年的時候其實超過80%,但是到了去年已經降到10%以下,再加上這中間經歷過美中貿易戰,還有疫情的影響,「所以大體上的趨勢跟羅文嘉秘書長所表示的趨勢並沒有太大的一個差別」。
根據陸委會建置的大陸台商經貿網,目前在大陸的台商家數為6388家,為境外第一,遠高於位居第二的薩摩亞(1230家)以及位居第三的美國(1207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