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1 20:17

美國政府宣布對中國輸美產品關稅已達145%,中國11日反擊,12日起對美關稅升至125%。(美聯社)
〔記者徐子苓/台北報導〕美國與中國在關稅戰上互不相讓,互課高達100%以上的關稅。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直言,「美中雙方是兩敗俱傷」,美國關稅將導致自己經濟衰退、物價上漲,中國為了回敬,結果將是外銷受挫、GDP成長下降,而台灣在其中也會受到間接傷害。
美國總統川普上週公布對台灣等國課徵高額關稅,過幾天又宣布政策大轉彎,高額關稅措施暫緩90天,在此期間僅徵收10%的關稅,但對中國關稅即刻提高至145%,以回應中國對美國的報復措施;而中國稍早也宣布對美關稅提高至125%,美中貿易戰越演越烈。
在物價方面,孫明德分析,美國雖然已暫時將其他國家關稅降到10%,但對中國、墨西哥和加拿大仍採高關稅,以這些國家對美國的進口比重進行加權計算,美國平均關稅將從過去的2%左右提升到30%以上;而根據投行估算,美國關稅每提升10%,物價將上漲1個百分點,加劇美國的通膨。
在經濟成長方面,外界都在觀望這90天緩衝期,很多美國企業正在減少投資、消費者也縮減支出,因此根據經濟學人預估,美國今年可能陷入經濟衰退。
孫明德指出,對中國來說,關稅只要高到一個程度,美中雙方可能就沒有買賣,根據經濟學人的預測,中國GDP成長會受到至少1個百分點的衝擊。
談到對於台灣的影響,孫明德認為有兩方面:匯率戰、從中國轉銷美國的台灣產品受挫。他說,接下來中國可能會讓人民幣貶值,為的是把生產過剩的商品傾銷到其他國家,這將對台灣出口造成衝擊。
此外,台灣有很多中間財出口到中國,經過生產加工為最終商品再賣到美國,舉例來說,Apple手機就是從台灣出口晶片和零組件,在中國組裝成終端手機,如今Apple手機在高關稅下等同漲了一倍以上,一旦終端需求降低,台灣外銷的產品也會受到衝擊。也就是說,美中貿易戰下,台灣面臨一個尷尬處境:賣到中國組裝的產品,轉銷美國時都會受到傷害。
不過,美中關稅戰並非全是壞消息,孫明德認為,美國現在擺明和中國勢不兩立,以後會更依賴台灣廠商代工生產,也就是美中抗衡可能有助美台供應鏈更加緊密,對台商訂單有利,但因工廠不一定設在台灣,台灣未必直接獲益。
至於90天緩衝期後的台灣,孫明德提醒,「10%是低消,多的都算紅包」,最好的成果就是把關稅談到維持現在的10%,川普為了稅收不太可能再調降了。對台灣來說,10%至少沒有比競爭對手更高,已經是不幸中的大幸,接下來就是跟供應鏈上下游討論如何拆賬。
他預測,台灣很有可能談到10%的成果,只是可能要做出一些讓步,例如開放農產品和汽車、增加軍購和能源進口、台幣升值等等。因為台積電已經宣布擴大對美投資,美國也知道台灣口袋裡能掏的都掏了,太高的關稅反而變成美國人自己要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