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聞專員 發達公司課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4-11 22:16
外資持有3成美債,葉倫擔心殖利率飆高引發金融動盪
2025-04-11 11:49:46 記者 賴宏昌 報導
Reuters報導,曾擔任美國財政部長、聯準會(FED)主席的葉倫(Janet Yellen)週四(4月10日)告訴CNN International,美國公債價格近期的下跌可能促使川普(Donald Trump)總統決定暫停實施部分關稅政策。
葉倫卸任後首次接受媒體採訪時告訴CNN,美國公債殖利率在關稅金融動盪中大幅上揚、令投資人質疑美債的避險地位,美債若遭大舉拋售(進而導致殖利率飆高)、可能會引發金融不穩定。
美國財政部週四公布,10年期公債實質殖利率自週三的2.07%跳升至2.21%、創1月23日以來新高,單日漲點創2024年4月10日以來最高。
彭博社去年4月報導,彭博經濟(Bloomberg Economics)依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的基線假設進行一百萬次模擬、試圖評估美國債務展望的脆弱性。88%的模擬結果顯示,未來10年美國債務GDP(國內生產總值)占比看升、處於不可持續的軌道上。
葉倫去年2月在國會聽證會上坦承,在極端情況下、美國債務可能會達到美債買家不願意全面買單的水準。
FRED網站顯示,根據白宮預算管理局(OMB)3月27日公布的統計數據,2024年美國聯邦利息支出GDP佔比(未經季節性因素調整)自2023年的2.37794升至3.02092、創1995年以來最高。
阿波羅全球管理公司(Apollo Global Management, Inc.)首席經濟學家史洛克(Torsten Slok)週四撰文指出,外國人擁有7.2兆美元的美國公債、占比達30%。
橋水(Bridgewater Associates)基金創辦人達里歐(Ray Dalio)週二撰文指出,貨幣/經濟秩序正在崩潰,因為現有債務太多、增加速度太快,現有的資本市場和經濟體依賴這種不可持續的巨額債務,糾正這些不平衡現象將會大幅改變貨幣秩序。
CNBC報導,達里歐3月受訪時表示,美國債務的嚴重供需問題可能對全球經濟產生深遠的破壞性影響。穆迪分析首席經濟學家Mark Zandi 2月表示,未來12個月的最大風險將是債市出現大跌。
美國前財長梅努欽(Steven Mnuchin)去年5月表示,即便FED最終將聯邦基金利率降至3.5%,10年期美債殖利率仍可能高達4.5%。
Business Insider去年9月報導,美國副總統范斯(J.D. Vance)在競選期間表示,他很擔心美國債券市場會出現死亡螺旋、重蹈利率急升導致英國特拉斯(Liz Truss)政府垮台覆轍。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