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1 07:10

美國總統川普於4月4日宣布,二度延長TikTok「不賣就禁」最終期限75天。(資料照,法新社)
TikTok禁令延後75天 甲骨文具優勢?
歐祥義/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中國短影音平台TikTok未來在美國的命運將何去何從,受到外界矚目。美國川普政府在今(2025)年初訂下4月5日的「不賣就禁」最終期限,要求TikTok將美國業務出售給非中國買家,否則將面臨禁令。然而,川普於4月4日宣布,二度延長TikTok在美營運期限75天。
《路透》報導,川普在自家社群媒體「真實社群」(Truth Social)發文指出「一樁交易需更多工作以確保所有必要的批准都獲得簽署,這是我簽行政命令讓TikTok得以延續75天營運的原因。」
《路透》指出,TikTok的中國母公司字節跳動(ByteDance)與美方的交易原本在4月2日前已接近定案,方案包括將TikTok美國業務分拆成為一家位於美國的新公司,由美國投資者擁有多數股權並負責營運,而字節跳動僅持有不到20%的股份。然而,在川普宣布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後,中國政府表明不會批准這項交易。
據悉,川普於4月2日公布的全球性關稅引發政經局勢動盪,更引來中國34%關稅反擊,TikTok交易案也遭中方中止。據《美聯社》報導,川普公布全球性關稅計畫後,中國母公司字節跳動代表向白宮示意,除非能夠進行貿易與關稅談判,否則中國不會放行TikTok交易案。
隨著川普為TikTok大限延期,潛在買家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像是亞馬遜(Amazon)、甲骨文(Oracle)、微軟(Microsoft)等公司作為潛在買家,他們所競標的是直接收購TikTok在美國的業務,包括用戶數據、廣告平台、技術基礎設施等。
然而,綜合外媒報導,消息人士指出,在川普推動TikTok出售美國業務的交易中,軟體商甲骨文(Oracle)成為處於較優先地位的眾多潛在買家之一。接近TikTok中國母公司字節跳動的人士指出,字節跳動傾向由甲骨文收購TikTok美國業務,接近川普政府的人士亦指出,川普也支持由甲骨文出面收購TikTok美國業務。

美國持續推動TikTok的「分拆交易案」。(資料照,法新社)
白宮盼促成「德州計畫2.0」 監管TikTok美國用戶數據
TikTok正面臨著來自美國政府的巨大壓力,由於其母公司字節跳動是中國公司,美國政府對其是否會將用戶數據交給中國政府充滿疑慮。在川普政府任內,美國政府要求字節跳動在一定期限內將TikTok的美國業務出售給美國公司,否則將面臨禁令。
美國持續推動TikTok的「分拆交易案」,該交易案除了需要母公司字節跳動同意,還需經由中國政府的審查。分拆模式的目的是將TikTok的美國業務從字節跳動中拆分出來,並成立一個由「美國公司」或「美國投資者」控制的獨立實體,主要目的是解決美國政府對TikTok的國家安全擔憂,特別是關於用戶數據的問題。而這個新的獨立實體,會尋求「大型科技公司」的收購,以確保它仍然遵循美國的規定,更符合美國政府對數據安全的要求,收購TikTok的業務,包括用戶數據、廣告平台等。
TikTok競標者愈來愈多,這些大型科技公司除了甲骨文(Oracle)、亞馬遜(Amazon)、微軟 (Microsoft)之外,還包括行銷平台AppLovin、人工智慧新創公司Perplexity、知名YouTuber MrBeast、美國地產大亨、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洛杉磯道奇隊前老闆Frank McCourt的倡議團體Project Liberty、財富管理公司Omnivest Financial執行長Reid Rasner、私募基金黑石集團(Blackstone),此外,傳出沃爾瑪(Walmart)以及成人社群平台OnlyFans創辦人率領的財團都加入競購。
然而,有不少外媒報導稱,在這場競爭中,甲骨文成為了最具潛力的候選者之一,發揮主導作用。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3月16日報導,甲骨文正加快與白宮商討收購TikTok的協議,消息人士稱協商已經進入後期。甲骨文與其可能合夥收購TikTok美國業務的企業,已向川普政府專責TikTok出售事項的官員提交收購建議,包括如何設立安全保障而不改變TikTok自身的演算模型等。白宮希望促成「德州計畫2.0」(Project Texas 2.0),由甲骨文代為監管美國用戶數據,並確保中國政府無法獲取。
另一位知情人士則稱,新的協議將在此前2020年甲骨文與TikTok達成的「德州計畫」(Project Texas)基礎上加以改進。當時的協議要求將美國用戶數據儲存在德州的一個伺服器,阻止字節跳動的中方人員獲取這些數據,並由甲骨文審查來確認其安全性。更有知情人士透露,字節跳動強烈傾向於以甲骨文為中心的交易結構。

在TikTok交易案中,甲骨文成為了最具潛力的候選者之一。(資料照,路透)
甲骨文是中國能接受的企業
甲骨文(Oracle)是全球領先的企業軟體公司,主要提供數據庫、雲端運算、以及為企業提供可靠高效的數據存儲和管理。作為美國本土的企業,甲骨文有著與美國政府的深厚合作關係。甲骨文的CEO艾里森(Larry Ellison)被認為是川普的支持者,他從於2020年為川普舉行政治募款活動,這為甲骨文在競標中提供了更多的政治支持。
甲骨文不僅是一家領先的數據庫公司,還是全球重要的企業雲服務提供商之一。其Oracle Cloud平台在全球企業中有著廣泛應用,能夠處理各類大規模的數據需求。甲骨文的這一技術背景使得它比其他競爭者更能勝任管理TikTok的海量數據和用戶資料,相較於亞馬遜的AWS和微軟的Azur,甲骨文更專注於企業級市場,擁有為大企業提供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的經驗,這對於TikTok這樣的大型平台而言至關重要。
技術專長在於數據管理和數據安全的甲骨文,在TikTok的收購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甲骨文提出的方案包括:將TikTok的美國用戶數據儲存在美國本土的數據中心,並確保這些數據不會受到中國政府的干涉。甲骨文的提案強調,透過將TikTok的數據和算法完全控制在美國境內,它能夠確保數據安全,並遵守美國的法律和監管要求。
此外,甲骨文作為美國政府的長期合作夥伴,在處理涉及敏感數據的問題時,獲得了政府的信任。甲骨文在國防部、情報機構以及其他政府部門中有著廣泛的業務合作歷史,這使得它在國家安全問題上有著極大的優勢。
甲骨文不僅提出了數據存儲解決方案,還強調將TikTok的運營與中國的母公司分開,確保美國本土的業務符合美國的法律要求。甲骨文提出的收購模式讓它在保護國家安全的同時,保留了TikTok的運營自主權,這一點在許多競爭者中並不常見。
甲骨文的收購方案相比微軟的提案,能夠更好地保護字節跳動對TikTok的控制權。微軟的收購提案可能會完全剝奪字節跳動對TikTok的控制,並將TikTok的管理權交給微軟。對字節跳動來說,這是一個重大的損失,尤其是在它希望保有對TikTok全球運營的控制權的情況下。
事實上,甲骨文曾經與中國有過合作,並且在中國市場運營了多年。甲骨文的數據庫產品被中國的眾多企業、金融機構、政府機構等使用,這使得它在中國市場上擁有穩定的客戶基礎。甲骨文在2015年11月與騰訊簽署合作備忘錄,建立中國資料中心,並在2017年宣布與騰訊建立戰略聯盟。在TikTok的分拆交易中,這些合作背景可能使甲骨文能夠更好地處理涉及中國的問題,並因此獲得字節跳動的信任,成為收購美國業務的潛在買家。

在收購TikTok美國業務的過程中,甲骨文也面臨一些不容忽視的劣勢。(資料照,路透)
甲骨文CEO是川普重要支持者
至於其他潛在買家。微軟是另一家強大的潛在買家,它早在2020年便提出了收購TikTok美國業務的提案。微軟的收購提案主要強調它在企業軟體和雲端運算領域的專業能力,並且提供了一個解決數據安全問題的方案。其優勢在於已經擁有強大的雲端運算基礎設施,並且在處理企業數據和安全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然而,微軟的收購提案在當時並未獲得字節跳動的完全支持,主要原因是字節跳動希望保持TikTok的控制權。
亞馬遜也被認為是潛在的買家之一,尤其在廣告業務和雲端運算方面擁有強大的競爭力。亞馬遜的收購提案可能會集中在其在數據管理和廣告業務的優勢上。1名美國政府官員則證實,亞馬遜已向副總統范斯(JD Vance)和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致信,表達收購TikTok的意願。不過,《紐約時報》報導,參與討論的各方似乎並沒有認真看待亞馬遜的提案。
不過,在收購TikTok美國業務的過程中,甲骨文也面臨一些不容忽視的劣勢,包括缺乏消費者市場經驗、過去的爭議與負面形象、面臨強烈的政治對抗、資金實力、以及技術整合的挑戰等。
甲骨文專注於企業市場,其業務重心一直集中在企業級市場和數據管理領域,而對於像TikTok這樣面向全球消費者的社群媒體平台,甲骨文的經驗相對較少。與其他競爭者,如微軟和亞馬遜,這些公司擁有更多的消費者服務經驗,能夠更好地處理TikTok的社群媒體和用戶互動方面的挑戰。
甲骨文在某些方面被認為與中國的關聯較深,這可能會成為其在收購TikTok時的負擔。例如,甲骨文曾經與中國的合作夥伴合作過,並在中國開展業務,這可能讓一些對TikTok是否能夠完全脫離中國控制的擔憂再次浮現。
此外,甲骨文的CEO艾里森與川普的密切關係被視為其收購TikTok的有利因素,但這也可能成為一個問題。美國政府內部對於甲骨文的支持存在爭議,尤其是在政治層面,川普政府的支持可能會使一些民主黨或其他反對者對甲骨文的收購案心生疑慮,認為其收購計劃可能帶有政治色彩。
雖然甲骨文在資本市場上有一定的實力,但與亞馬遜和微軟等擁有更強大資本實力的公司相比,甲骨文可能無法在價格上與它們競爭。美國《財星》(Fortune)報導,與亞馬遜和微軟等雲端運算巨頭相比,甲骨文在技術基礎設施和資本支出上的差距明顯,根據公開數據,甲骨文的年資本支出約為110億美元,而微軟和亞馬遜則分別高達數百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