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員 發達公司課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4-10 18:32

3月出口逼近500億美元創高、連17紅

2025-04-10 18:15:51 記者 丁于珊 報導
財政部今(10)日公布3月海關進出口貿易初步統計,3月出口首度逼近500億美元關卡、達495.7億美元,創歷年單月新高,月增20%、年增18.6%,為連續17個月正成長;第一季出口1,295.8億美元,季增2.9%、年增17.5%,創歷史新高,呈現淡季不淡。3月進口也首度超過400億美元關卡、來到426.2億美元,亦為歷年單月新高,月增22.6%、年增28.8%;第一季進口1,060.2億美元,年增16.3%。
財政部統計處處長蔡美娜指出,3月出口大爆發主要可歸納為兩個因素,其一是人工智慧與高效能運算等新興商機持續,更重要的因素可能是美國關稅政策變數,引發許多科技業客戶積極提前佈署,拉貨潮在對等關稅即將宣布前達到新高峰,推升3月出口表現遠優於預期;而3月進口則是反映AI供應鏈國際協作模式,加上國內半導體大廠開始展開密集裝機,帶動進口資本設備及半導體設備購置雙雙刷新單月新高紀錄。
觀察3月主要出口貨品表現,11大貨類當中,九類上升、二類下降,其中資通與視聽產品、電子零組件合計出口規模值創下新高,對整體出口增幅貢獻達九成二,相當於17個百分點。資通與視聽產品主要受惠於顯示卡以及伺服器拉貨動能強勁,出口值連續四個月逐月遞增,3月達169.4億美元,創下單月新高,年增34%;電子零組件3月出口175.3億美元,為單月次高紀錄,年增19.3%,其中因主要大廠減產效益顯現,加上手機、PC及AI需求升溫,帶動DRAM出口年增1.4倍,而DRAM以外其他IC出口年增率也有17.9%,被動元件增加6.6%。
在傳產貨類方面,塑橡膠及其製品仍無法擺脫國際產能供過於求的結構性困境,紡織品持續受中國與香港買氣薄弱影響,3月出口分別年減6.8%、4.6%,表現較為弱勢;光學及精密儀器則隨半導體檢測設備以及鏡頭出貨順暢,年增22.4%,礦產品與化學品受部分客戶回補庫存拉抬,3月出口分別年增16.8%、8.9%;電機產品因銷往美國變壓器、光纖、電纜增加而年增15.2%。
在主要出口市場表現方面,3月對美國與東協出口規模值都攀上新高峰,對美國出口達127.5億美元,年增39.9%,為連續20個月正成長,仍以資通與視聽產品為主要驅動力;對東協出口103.1億美元,年增15.8%,主要由電子零組件、資通與視聽產品扮演雙引擎,這當中,對馬來西亞出口年增1.3倍,居所有國家之冠;對陸港出口年增12.6%,為2022年4月以來不包含春節最大增幅,出口規模143.1億美元,為29個月以來高點;對歐洲出口表現持平;對日本出口受電子零組件拉貨疲軟影響,年減4%。
第一季整體出口規模為1295.8億美元,創下單季新高,季增2.9%、年增17.5%,呈現淡季不淡,在主要貨品與市場方面,資通與視聽產品以及對美國、東協出口都創下歷年單季最高。
若將我國第一季出口與主要國家1-2最新出口情勢比較,香港年增8.9%、新加坡增2.9%、日本增2.8%、中國增2.3%、美國1.4%,南韓1-3月年減2.1%,我國出口不僅高居亞洲四小龍之首,也是主要經濟體當中,唯一出口增幅超過兩位數的國家,同時也是正成長週期最長國家。
展望4月,財政部預估,按季節性走勢來看,在不考慮美國關稅政策下,預估4月出口規模介於374-393億美元,年增0-5%。蔡美娜表示,因4月為傳統淡季,加上提前拉貨潮可能減弱,因此預估4月出口較3月減少於百億元,且若關稅負面效應顯現,不排除有轉為負成長的可能性。
(圖片來源:財政部)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