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25-04-10 03:45

重演2008海嘯?克魯曼:債市湧現搶現金潮 恐釀金融危機

編譯湯淑君/綜合外電 2025-04-09 12:18 ET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路透
兩周前,川普2.0關稅最令人憂慮的影響仍是通膨居高不下,但如今市場日益擔心川普關稅將把美國經濟推入衰退,甚至引爆一波金融危機。

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9日表示,美國總統川普的貿易政策顯然是受「自我」、而非意識形態驅動,正因為沒有清晰的政策目標可循,沒人知道川普明天究竟打算怎麼做,遑論未來數年。這讓企業難以預作長期投資規劃,人人為等待政策釐清而擱置投資計畫,勢必衝擊經濟成長。



關稅顧慮從通膨、衰退 擴及金融危機

但現在更恐怖的是,愈來愈多跡象顯示,美國可能面臨一場由關稅引發的金融危機。

先從關稅引發的通膨疑慮說起。提高關稅至少會導致消費者物價暫時上漲,但對聯準會(Fed)而言,真正至關重要的大問題是,物價是否會漲到導致「預期通膨」持續走高,進而在經濟根深柢固?

這正是1970年代發生的事,也是1980年代付出多年高失業率代價,才把高通膨打下來的原因。由於「停滯性通膨」並未在拜登時代發生,所以這一回,美國能把通膨壓下來,而不會引發衰退。

最近調查顯示,消費者對長期通膨的預期確實大幅上揚,但訂定價格的畢竟不是消費者。

再看以市場驅動的通膨預期指標。芝加哥聯邦準備銀行總裁古斯比3月底時表示,如果這類市場指標顯示預期通膨上揚,就會是「值得關切的重大警訊」。古斯比指的主要是美債平衡通膨率(breakeven rate),也就是美國公債與抗通膨債券(TIPS)的利率差距,通常可把這個利差值視為消費者物價將來會漲多少的隱含預測。

5年期平衡通膨率指標閃爍警訊

檢視今年來5年期平衡通膨率走勢圖,可發現一個怪現象:4月來走勢急轉直下。川普關稅不是會推升通膨預期嗎?怎麼聯準會經濟數據(FRED)顯示,5年期平衡通膨率從3月31日的2.6%急跌,4月7日降到2.31%,4月8日為2.35%。川普關稅計畫變得更激進,預期通膨卻不升反降,這該如何解釋?

克魯曼解釋,其實這反映的不是通膨預期急轉直下,而是凸顯出,投資人(尤其是避險基金)正大舉拋售美國公債變現,形成一股「搶現金」(dash for cash)狂潮。美國公債賣壓狂湧把價格沖刷下來,同時推升公債殖利率(債券價格與殖利率呈反向關係)。

那麼,是什麼因素導致平衡通膨率下滑?因為這種指數連動債券(indexed bond)的市場規模相對小,成交量也相對稀薄,所以賣壓急湧摜壓債券價格、推升殖利率的效應就顯得比普通公債強烈。

相同現象見於金融海嘯、疫情期間

克魯曼指出,這種現象並非第一次發生。檢視平衡通膨率的長期走勢圖可知,在2008-2009全球金融海嘯時期也見過平衡通膨率陡降的情況,然後在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時期再次發生。

在2008-2009金融危機時期,平衡通膨率大跳水,並不是反映投資人預料嚴重的通貨緊縮將至,而是急著脫售資產變現。那正是現在發生的情況,只是程度不同(到目前為止)。

換句話說,克魯曼在找尋通膨指引的過程中,不料卻發現這個「金融危機山雨欲來的明顯徵兆」。其他市場觀察者注意到的警訊,從「基差交易」(basis trade)、「垃圾債券」到私人貸款再融資遭遇困難,都指向同一件事。

川普即興式恣意而為的政策,不僅已升高經濟衰退風險,也重創一些貸款者,迫使他們急於脫售資產變現。最近媒體以斗大標題報導美股大跌慘況,但真正恐怖的事情正在債市上演。最大的夢魘情境,如同2008年所見,是資產價格崩跌促使人人爭先恐後搶現金,導致資產賤價求售,把價格摜壓到更低價位,形成惡性循環,直到整個體系內爆。

突然間,那種情境看來不再是不可能發生的事。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