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9 05:30

工研院8日攜手27家企業、公協會舉行「ITRI NET ZERO DAY」論壇暨特展。(記者林菁樺攝)
〔記者林菁樺/台北報導〕工研院昨攜手27家企業、公協會舉行「ITRI NET ZERO DAY」論壇暨特展,工研院長劉文雄表示,面對淨零趨勢,提高能源效率已是重中之重,特展現場展出超過30項創新技術與服務,其中,台灣有高度密集的超商,冷能透過AI管理,可省逾1成電費,目前相關系統已導入3千多家的全家超商、家樂福、統一超商使用。
透過AI管理 助超商省逾1成電費
工研院展示逾30項節能技術,涵蓋氫氨、AI人工智慧及循環再生等應用,包括「沙崙氫應用示範驗證平台」整合氫氨產輸儲用的關鍵技術,目前已有20多家廠商導入使用,是台灣氫氨發展重要驗證基地。
另外,「冷能需量反應管理系統」也是亮點之一。工研院綠能所智慧控制設備研究室副經理宋鴻均指出,此技術透過AI人工智慧可以找到空調、冷櫃「最佳化」溫度,平均可省電12%,且不僅能降能、減排,還能參加台電的電力交易平台創造收益,未來業主還能發展成為電力聚合商,調度超商電力,參與電力交易的商業模式。
目前國內已有全家、7-11與家樂福等超過3千家連鎖門市導入相關系統,而一套系統設備視門市規模,約10~30萬元不等,平均約2年可回收;三千多家門市每年累計可減少9860萬度電力。
經濟部次長何晉滄也期盼更多工研院研發的技術能進一步導入商業、服務業應用。他提到,國際上已把提升能源效率視為有效的減碳手段,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8)將能源效率提升目標列為每年4%,台灣過去5年能源效率年均改善率達到5.4%,「台灣優於全球目標」。
政府也推動「深度節能推動計畫」,藉由導入能源技術服務業(ESCO)商業模式,並修正產業創新條例,提供企業購置節能減碳設備的投資抵減,加速企業設備汰舊換新。
面對美國新關稅措施挑戰,劉文雄也說,台灣廠商要擺脫價格競爭,走出紅海市場,危機就會變轉機,工研院也會協助產業鏈結全球;研華、復盛等產業代表均認同,提升競爭力與分散市場仍是因應關稅的兩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