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8 05:30

央行外匯局局長蔡烱民指出,央行四大穩匯機制,有信心因應外匯市場波動。(中央銀行提供)
〔記者陳梅英/台北報導〕美國宣布對等關稅後引發全球股災,台股也在清明節連假後大跌逾二千點,新台幣兌美元匯率昨一度下探至三十三.二三元、重貶一.四二角,但午後強力反彈,最終收在三十三.○五五元、升值三.三分。中央銀行坦言,早盤有進場調節,惟午後新台幣貶轉升來自「市場力量」,這也反映台灣基本面佳。
央行外匯局局長蔡烱民指出,清明節連假期間主要貨幣有升有貶、方向不明,一早市場較為觀望,加上外資消化上週在台股的賣壓,使台幣一度有失衡情況,央行進場穩匯,不過午後出口商進場拋匯,新台幣市場供需就已經恢復平衡。
蔡烱民表示,外資確實是影響匯市很大的力量,但台灣是經常帳順差國家,出口廠商手中有很多美元,不管是個人或出口商都會看國際匯市走勢;以這三天來看,國際美元走弱,出口商自然會以此決定是否結售新台幣。
央行昨也公布台灣三月底外匯存底餘額月增四.三八億美元,為五七八○.二二億美元,為歷年次高紀錄,穩居全球第四大。
蔡烱民說,台灣長期維持貿易順差,且國際收支穩健、外債極低,擁有近六千億美元的外匯存底與六九四二億美元外幣流動性,且央行還有四大穩匯機制,有足夠能力穩定匯市。
這四大穩匯機制,包含建立監理機制與大額結匯即時通報系統,掌握資金流向;當市場失衡造成匯率劇烈波動時,將主動進場調節;備有充足外幣流動性;央行備有外匯「種籽基金」(外匯存底提撥二百億美元、十億歐元及八百億日圓),可挹注外幣流動性至台北外幣拆款市場,提供國內金融市場新台幣及外幣資金流動性。
他強調,歷年面對重大國際危機,如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二○○八至二○一○年全球金融危機、歐債危機以及二○二○年疫情,央行皆以靈活政策穩定市場,未來亦會持續應對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