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4-07 08:24

董瑞斌看美國對等關稅 合理的平均關稅稅率應加碼18.39%

記者朱漢崙/台北即時報導
2025年4月7日 週一 上午6:36





董瑞斌看美國對等關稅,認為真正合理的平均關稅稅率應加碼18.39%。本報資料照片
川普的對等關稅風暴,不僅重創全球股市,也令人憂心先前台商及金融業為了「非紅供應鏈」布局的新南向政策是否苦心付諸東流,兆豐金控暨銀行董事長董瑞斌在第一時間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越南分行、柬埔寨等東南亞據點都已與當地台商密集交換意見,台商也在等待當地國家向美國政府溝通的結果。
董瑞斌感嘆,越南、柬埔寨等東南亞的國家,其實是「非戰之罪」,因為當地國家大部分的出口,都來自於台灣、日本、南韓等東北亞國家在大陸供應鏈的移轉,之後出口所帶來的對美貿易順差,結果現在要課重稅,但他相信越南和泰國已提出優厚條件對美國交涉,成功機率不小,現在定論新南向後續如何,時間太早。
身為總體經濟學家的董瑞斌也透露他的「對等關稅」觀點,他說,川普現在提出的「對等關稅」的算法,其實是由美國全球貿易在進口物價上的平均進口物價關稅稅率彈性,和進口需求量的價格彈性兩大要素計算而得來的結果。
以機械為例,德國與日本在機械工業上由於國際競爭力強,因此即使將關稅稅率反應在售價上,也不致於對市場需求產生太大影響,這時就有較高的關稅抗壓性,而不同的國家,價格及需求彈性即有所不同,例如台灣的機械業在價格及需求彈性上,恐怕不如德國與日本,這時美國用同一種標準來計算,就令台灣非常吃虧。
而川普若在價格及需求彈性上,採用的是全球平均水準,那麼就應該要用美國對全世界的整體出口、進口來換算平均的對等關稅稅率,而不是用個別國家的進口、出口。他引用數據分析,美國2024年的全世界貿易出口為2.0838兆美元,進口為3.2955兆美元,進出口相抵之後,美國對全世界的關稅稅率平均增加36.77個百分點,可再依個別國家對美國友好的程度再往下調整,最好的狀況也可為0,至於18.39%則是中間值。
董瑞斌直言,川普團隊目前這種對各別國家計算進出口貿易逆差的方式,有太多細部資料的評估被抹殺、也過度簡化,因為每個國家對美國的產品出口有幾千、幾萬種,即使同一種族群的產品,例如汽車、鋼鐵、機械等,品相也有所不同,像是汽車有電動車、沙灘車、越野車等,對美國銷售情況也都不同,一刀砍下去不但有失公平,也未能達到川普原先設定的目標,若接下來多國向川普進行關稅交涉談判時,幕僚能朝此方向思考,亦有助於問題的解決,否則目前川普公式若引發美國的貿易對手國的制裁,例如被美國決定加徵40個百分點的國家,也決定對美國貨品加徵40個百分點,此一反制措施非但不能減少美國貿易逆差,更可能引發全球關稅大戰。
【看原文連結】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