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7 06:29

美國對台祭出32%的對等關稅,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昨天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政府將調整台美關稅結構,下修特定項目關稅,同時,擴大對美採購與對美投資。(記者鍾麗華攝)
〔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美國對台祭出32%的對等關稅,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6日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政府將透過對美談判,爭取改善對等關稅,同時下修特定項目關稅、擴大對美採購與投資,而中油和阿拉斯加已簽署天然氣採購和投資意向,今年預計有農業及工業採購團赴美。
鄭麗君指出,政府先前分析台美關稅級距,我輸美金額98.7%的關稅為0至5%,美國輸台金額75.1%的關稅介於0至5%間,但20%以上的關稅,占19.9%,台美平均關稅為6.5%與3.2%,當中有3.3%的差異,「確實存在關稅失衡」。
為何出現關稅差距?鄭麗君解釋,2024年台灣對美出口達1114億美元,其中工業產品占99%,品項集中於電子電機、資通訊、精密儀器等多為零關稅產品,台輸美產品已有76%為零關稅。至於台灣自美國進口為465億美元,62%為零關稅,政府希望在大部分已經零關稅基礎上,進一步檢視其他關稅項目,以調降關稅來談判。
據了解,調降關稅的品項,包括汽車與保健食品,尤其是美國汽車進口逐年減少,此可擴大進口,並在兼顧國內產業發展目標,互補性調降關稅。
在擴大採購方面,鄭麗君表示,國營事業已完成盤點4至10年的採購,包括原油及天然氣、工業材料設備,也已向民間了解,農產品可以擴大採購互補的項目,例行的農訪團將在8、9 月赴美採購,規模將擴大、採購期限也會比較長,同時也將恢復暫停已久的工業採購團,至於軍事採購部分,則尊重國防部規劃。
鄭麗君也強調,政府也關注到,台灣大部分外匯準備,有相當比例是購買美國公債等因素,都應可納入作為關稅下降的有利條件。
在擴大投資部分,鄭麗君指出,美國目前已成為我國對外投資首選,去年對美投資佔對外投資3成,對中投資則降為7.5%。目前台灣累積對美投資金額已超過1000億美元,創造約40萬個工作機會。據了解,未來不只台積電,其他企業對美投資也將顯著成長。
鄭麗君指出,對於美方關注違規轉運、反傾銷、供應鏈非紅化等議題,台灣都已積極應處。另也積極進行中國低價鋼品反傾銷調查,政府會進行出口管制,以及金流、物流、關鍵技術的安全管理,「我們的經濟安全目標與美方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