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4-07 07:21

AI時代華裔高管崛起 終結矽谷印度裔主導歷史?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5-04-06 13:00

AI時代華裔高管崛起 終結矽谷印度裔主導歷史?(圖:shutterstock)


近期,一篇題為《華裔高管斗不過印度人的歷史,被 AI 終結了》的文章在社群媒體引發關注,該報導指出,隨著人工智慧 (AI) 時代的到來,矽谷的權力格局正在經歷一場顯著的轉變,曾經由印度裔 CEO 主導的局面,正被華裔高管的崛起所改寫。

報導指出,美國四大晶片巨頭——輝達 (NVDA-US)、AMD(AMD-US)、博通 (AVGO-US) 和英特爾 (INTC-US) 的 CEO 都已由華裔擔任。在英特爾 Vision 2025 活動上,新上任 14 天的 CEO 陳立武首次公開亮相,表達了重振這家老牌晶片巨頭的決心。這一系列華人 CEO 的崛起,標誌著華人在矽谷的話語權和影響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回顧歷史,印度裔 CEO 在矽谷的崛起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事件是 2014 年納德拉 (Satya Nadella) 接替鮑爾默執掌微軟。他是首位領導全球科技巨頭的印度裔 CEO。事實上,在納德拉接任微軟 CEO 時,印度裔 CEO 已經佔據了矽谷科技巨頭三分之一的席位。

報導指出,印度裔 CEO 走向矽谷權力中心,是時間的累積和時代發展的必然結果。自 20 世紀 80 年代起,進入矽谷的印度裔工程師從基層做起,逐步晉升為中高層管理者,開始主導公司的關鍵項目。在 2014 年移動互聯網爆發和雲計算轉型浪潮疊加的時期,早已在關鍵崗位上深耕多年的印度裔高管迎來了歷史性機遇。

例如,納德拉在掌舵微軟前深耕雲服務九年,皮查伊透過 Chrome 瀏覽器構建起谷歌十億用戶生態,IBM 的克里希納則主導收購紅帽公司,奠定了混合雲的根基。

與此同時,華人工程師卻長期受到「模範少數族裔」的刻板印象的束縛。InfoQ 的調研顯示,超過 78% 的矽谷華人從業者停留在技術骨幹層級。

然而,AI 時代的到來改變了這一局面。輝達、AMD 等曾經處於產業鏈邊緣的晶片企業,一躍成為全球 AI 算力的中流砥柱,這為華人 CEO 進入矽谷核心圈提供了難得的機遇。黃仁勳的經歷便是這一轉變的最好例證。報導提到,創業初期,黃仁勳曾四處奔走推銷晶片,為了爭取與微軟的合作機會幾乎每天都與其開會,甚至曾在雷軍身邊用中文喊出「我也是米粉!」以尋求長期合作。

如今,在 AI 軍備競賽的熱潮中,微軟、谷歌、mexta、亞馬遜和特斯拉等科技巨頭紛紛與黃仁勳「交朋友」,只為獲得輝達晶片的優先供應權。這充分顯示了華裔 CEO 在 AI 時代的重要性。

報導稱,AMD 也在蘇姿丰的帶領下在 AI 伺服器市場撕開英特爾的口子。 2025 年,AMD 市值突破 3000 億美元,蘇姿丰被《財星》雜誌稱為「矽谷最危險的女人」。

代工之外,需要解決的只有設計問題:博通能夠幫助他們。與黃仁勳和蘇姿豐靠技術突圍不同,博通 CEO 陳福陽主要靠收購建立起自己的晶片帝國,業內稱他為「半導體併購之王」。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