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4-04 06:37

新聞幕後》啟動談判爭取豁免

2025/04/04 05:30
   

川普宣布對對台課徵32%關稅。台灣政府接下來將整備關稅課徵可能危及兩國利益的所有資料,爭取調整與豁免的機會。圖為台灣基隆港的貨櫃裝載。(路透社)
記者鄒景雯/特稿
美國川普政府二日公布對各國實施對等關稅,賴總統昨天在官邸召集相關官員會商,由於美方多次表達:這是要大家啟動後續談判的開始,因此台灣政府接下來將整備關稅課徵可能危及兩國利益的所有資料,爭取調整與豁免的機會。
根據行政與國安團隊在因應會議上的討論,基本上匯聚了若干共識,首先,針對川普政府所發表的核算基準,大家咸認不合理之處甚多,無法反映貿易實際結構,但因為是全球劃一,都以逆差額為基準,因此各國面對的問題儘管不一,然而都是不小的挑戰。依據相關公式,原則上製造業越發達的國家,被課徵的稅越多;貿易能力越好的國家,被課徵的稅也越多。台灣的稅額相較於許多國家為高,是因為台灣對美國的順差(美國對台灣的逆差)較高所導致,與政府談判能力、去美國投資多少,事實上並沒有太大關係。這也是為什麼日本投資美國一兆美元,韓國把汽車廠蓋到美國去,一樣遇到高額關稅的原因。
其次值得一提的是,累計其他關稅,中國被課徵關稅遠高於其他國家(僅在川普2.0任內,累計增加的關稅已達五十四%),日韓將被課徵的關稅總額也比台灣高,主要是因為汽車關稅高達二十五%,同時這個項目佔了兩國出口一成以上的比例。
更重要的是,台灣被課徵的關稅較高的理由之一,還有中國因素。川普2.0政策內容,基本上是加深美中貿易戰以及科技戰,並擴大全球以關稅處理各國逆差,並防止貿易影響國安及經濟安全。此前中國已經加稅二十%,這一波我們和中國接近,顯示被當成轉運的高風險。故而在貿易逆差之外,美方特別說明這次的關稅也將國家安全及經濟安全目標做為指標。其中把涉及國安理由的「違規轉運」當成重要的參考因素,也因此,台灣、越南等東南亞可能是中國做為「第三地轉運」(洗產地)規避關稅或出口管制的國家,都被課以相當嚴格的關稅,來防杜中國轉運。
基於這點,政府未來將與美國就此強力交涉,因為台灣過去幾年在這方面已經非常努力地配合美國的期望,包括所有供應鏈「去紅」的努力。
據了解,我行政部門事前的推估,曾經就十%至三十五%的可能方案都做過情境推估與模擬,也分別完成了各種因應劇本。相關的工作自去年十一月川普當選後,就成立對美貿易工作小組開始籌備。在川普已初步對全球掀牌後,今後政府的重點將集中到持續交涉與談判上。
依據評估,政府認為只要我們的數據詳實充分,就三十二%進行翻盤的機率應該不小。畢竟按照川普公式,沒有逆差的國家也要被課徵十%關稅,甚至連只有企鵝、海豹的無人小島也無法倖免,這個「川普震盪」實在有很大的討論空間。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