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4-03 06:20

川普「解放日」關稅將至 童子賢:恐衝擊美國地位

2025/04/02 18:14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表示,川普透過關稅打造的經濟戰線,欲讓美國再次偉大,但由於此舉將大幅衝擊美方長期與各國建立的夥伴關係,可能進一步撼動美國在世界上的領導地位。(資料照)
〔記者方韋傑/台北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將4月2日稱為美國的「解放日」(Liberation Day),宣布將把關稅措施擴大延伸至全球輸美貨品,對此,和碩(4938)董事長童子賢表示,川普透過關稅打造的經濟戰線,欲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但由於此舉將大幅衝擊美方長期與各國建立的夥伴關係,可能進一步撼動美國在世界上的領導地位。
童子賢認為,追溯數位科技近代史可見,從1950年代的電晶體、1960年代的積體電路、1970年代的動態記憶體相繼問世之後,1980年代之後個人電腦從美國發跡,台灣產業的製造能力幾乎從那個年代開始就同步跟上矽谷,形成至今雙方緊密的分工關係,數十年來,台灣跟隨著矽谷的知識進展與科技應用,世界上恐怕很少有地方能出其右。
童子賢舉例,英特爾(Intel)與美國半導體製造商Zilog在1974年至1976年發表8080微處理機與Z80微處理機時,神通(8122)、宏碁(2353)同步引進代理權,將最新微處理機技術介紹到台灣。而蘋果創辦人賈伯斯在1977年發表Apple II與1984年的麥金塔電腦之後,台灣幾乎同步引進,台北光華商圈滿街販售蘋果產品以外,也出現「相容機」。
此外,台灣企業後來也正式切入蘋果供應鏈,當時包括宏碁、廣達(2382)承接蘋果筆電製造,台灣的被動元件、連接器、印刷電路板、塑膠模具與金屬加工廠更取得美商訂單。台灣產業組織起遍佈台北到新竹的強大製造力,以及運用海外產能佈局,把美國品牌 IBM、惠普(HP)、戴爾(Dell)、蘋果的電腦從「大量製造」推向「海量製造」,1987年由張忠謀創立的台積電(2330)在了晶圓代工領域所作出的貢獻更是有目共睹。
川普關稅恐成「七傷拳」
童子賢觀察,美國在1980年代歷經石油危機之後,雖然國內工業、製造業產生的經濟利益逐年開始被高附加價值的服務業稀釋,但整體經濟轉型之下,美國社會變得更加富裕,因此,儘管美國在2023年的全球貨貿金額5.16兆美元,輸給中國的5.94兆美元,但在計入服貿之後,兩國仍能分庭抗禮。由此可見,美國的經濟除了貨品出口,也比以往更加依賴高獲利的服務業。
童子賢說,解析歷史的脈絡,可以發現當前台灣科技產業與美國客戶訂單「緊密黏著」是很自然的事,聽聞過去歐巴馬擔任總統時曾經請教賈伯斯:如何讓製造蘋果產品的製造線回歸美國?據說得到的答覆是「抱歉,總統先生,那些工作不會回來了」。目前美國總統川普透過關稅想要帶動製造業回流的做法,衝擊的是過去50年全球自現代化以來累積的產業特性與經濟實力,除了曲高和寡,也不排除降低未來美國在國際市場的話語權。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