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員 發達公司課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4-02 23:02

《DJ在線》各具動能,這些IPC廠今年看雙位數成長

2025-04-02 13:30:33 記者 邱建齊 報導
工業電腦(IPC)產業去(2024)年因受客戶仍持續去化庫存影響而普遍衰退,隨著庫存去化告一段落及去年因故遞延的訂單開始貢獻,今(2025)年工業電腦產業普遍看樂觀,並且有多家廠商均釋出整體營運可望有雙位數成長的正向訊息。龍頭廠研華(2395)展望今年,接單動能已逐步回溫,其中區域市場BB值均回升至1以上,同時在持續擴大應用布局Edge AI市場下,整體營運預期將穩健向上。

研華今(2025)年宣示邁向「Edge Computing & Edge AI」全球領導者,法人表示,從前2月營收已年增25%來看,今年在Edge AI及人型機器人相關專案放量下,可望推升全年合併營收年增近2成首度突破700億大關,毛利率睽違11年後重回41%,營業利益年增逾3成並有機會挑戰2022年125.32億元的歷史紀錄,EPS由去年的10.45元增至逾12元。

另一指標大廠樺漢(6414)表示,目前BB值到達1.15、在手訂單逾1,800億,今年三大事業工控設計、品牌通路、系統整合均可望增長,隨著擴大邊緣AI業務加上IPC市況回溫,即使今年因CB(可轉換公司債)有部分轉換使股本估由去年的13.7~13.8億元增至13.8~15.5億,看今年從營收、淨利、EPS均可持續成長並且都有創新高機會。

凌華(6166)對今年業績審慎樂觀、營收及獲利皆有望優於去年,主要動能來源包括北美/亞太/中國等市場及邊緣AI/顯示運算等產品,法人看好今年有機會力拚營收及獲利雙位數年增。

振樺電(8114)去年營收138.89億元及EPS 12.55元同步創新高,雖然基期已高,但公司今年對兩大事業Embedded Foundry(產業物聯研製服務)及O2O(線上線下整合解決方案)均看優於去年,法人預估今年營收年增逾2成續寫新高、EPS可望首度突破15元。

新漢(8234)表示,整個集團因為IPC庫存大概出清得差不多了,很明顯看到去年Q4營收回溫,訂單看起來審慎樂觀在增加,今年1月自結EPS即達0.33元較去年同期的-0.03元轉盈,由於主要都是本業貢獻營運規模放大,2月營收雖月減3成但仍年增41%,法人表示,相較工作天數較少的Q1,後續可望逐季成長,今年兩位數成長看起來沒有問題。

研揚(6579)訂單能見度已可看至整個上半年,隨著AI專案開始放量以及機器人專案也開始出貨,預計下半年表現可望更好,全年營收較去年雙位數成長沒有問題,並預期今年AI營收比重將達20~25%。

宸曜(6922)繼去年以亞洲市場成長較高後,今年無論風向或政策皆最看好美國市場成長性,加上歐洲市場客戶在過完耶誕節後已見強勁回補庫存動能,整體Q1能見度佳,即便去年全年年增37%基期已高,今年全年業績仍可望有雙位數成長空間帶動營收續拚新高。

威強電(3022)今年網通將成為主要成長動能,醫療則以生理訊號閘道為主要營收來源,由於多項網通專案將陸續量產貢獻,加上醫療持續穩定成長,法人估今年營收年增近2成有機會首度突破80億元,但因今年不會有威聯通釋股利益,EPS估較去年的8.72元略低。

艾訊(3088)最大營收來源為自動化領域,受惠客戶工廠設備自動化需求增加挹注營收,加上智慧零售帶動自助結帳點餐機需求大增,又有IPC產業需求谷底回溫訂單能見度佳,法人估今年營收年增低雙位數,EPS看9元以上。

虹堡(5258)看今年Q2或Q3會有較明顯成長,其中去年衰退的日本大概會在Q3、大部分在下半年會有較好表現,今年應會稍有成長;成長較大的仍預期是美國,相關布局的醞釀時間點應該都會發生在下半年,法人估今年營收可望年增雙位數。


(圖片來源:理財網資料庫)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