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員 發達公司課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4-02 18:12

聯電在新加坡擴建的廠房正式啟用,耗資50億美元

臺灣晶片製造商「聯華電子」(UMC)在新加坡擴建的廠房本(2025)年4月1日正式啟用

一、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5)年4月2日報導,臺灣第二大晶片製造商「聯華電子」(UMC,下稱:聯電)耗資50億美元(約67億星幣)在新加坡打造的新廠房4月1日正式啟用,將進一步鞏固星國在半導體供應鏈中的關鍵地位。截至去(2024)年,聯電位於星國的廠房每年生產67萬8,000片晶圓,約占該公司全球總產能的14%。

二、新廠房建在聯電位於巴西立(Pasir Ris)現有廠房旁,目前在試營運階段,將在2026年投入第1階段生產,全面開產後,該公司在新加坡的產能將增加約50%,達每年超過100萬片晶圓,在未來幾年預計可為星國創造約700個就業機會,職位包括工藝、設備,以及研發方面的工程師。

三、聯電於2001年開始在星國建廠,新加坡是聯電在臺灣以外的最大海外製造基地,並擁有在臺灣以外最大的研發團隊。迄今,聯電共為星國創造超過1,800個就業職位,聘請的大部分為馬來西亞及新加坡人。聯電亦與星國半導體產業生態系統建立緊密合作,包括與化學、燃氣管理、設施與維護等營運的500多家供應商。

四、聯電於2022年宣布增資50億美元在星國設立另一座新的先進製造廠,生產22奈米及28奈米晶圓,可用於高端智慧手機顯示屏晶片、物聯網設備的節能內存晶片,以及下一代連接晶片等產品中。新廠房在第1階段生產啟動後,每月預計可生產3萬片晶圓。聯電計劃配合市場需求,在未來進一步增加投資,為該廠房進行第2階段擴建。

五、根據「新加坡經濟發展局」(EDB)的資料顯示,全球每10片晶片及每5臺半導體設備中,即有1片晶片及1臺設備來自新加坡。半導體產業目前占新加坡國內生產總值近6%,聘請超過3萬5,000人。過去兩年,新加坡吸引超過180億星幣(134億美元)的研發與製造領域投資,該類投資為新加坡帶來良好的商業發展與就業機會。

六、近期在星國的主要半導體投資項目包括:

(一)「臺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TSMC,臺積電)部分擁有的「世界先進積體電路公司」(VIS)與荷蘭「恩智浦半導體」(NXP Semiconductors)去年6月份宣布,合資成立VSMC公司,將在新加坡興建一座78億美元(約105億星幣)的12英寸(300毫米)晶圓廠,進一步將其生產基地多元化;

(二)美國晶圓代工大廠「格芯」(GlobalFoundries)於2021年宣布,將增資40億美元擴充在新加坡的12英寸晶圓廠。

七、新加坡副總理兼貿工部長顏金勇於聯電開幕儀式中致詞表示,市場對半導體需求日益增加,新廠將讓聯電提升產能。盼聯電透過新的製造與研發活動,更廣泛為星國包括新創企業、供應商及設備製造商等半導體生態系統開創新的商機。

八、聯電總經理簡山傑指出,新設施一旦全面運作,將有助該公司因應智慧手機、汽車,以及數據中心等領域對晶片與日俱增的需求。新加坡的戰略地理位置,亦有助於該公司的客戶提升其供應鏈韌性。(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