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葉亭均/綜合外電 2025-04-01 05:05 ET

亞洲多數國家製造業景氣在3月轉弱,因美國關稅戰加劇且全球需求減緩。台灣的製造業景氣是一年來首度降至榮枯分水嶺以下。(路透)
亞洲多數國家製造業景氣在3月轉弱,因美國
關稅戰加劇且全球需求減緩,打擊了企業信心,使得亞洲經濟展望轉趨黯淡。其中,台灣的製造業景氣是一年來首度降至榮枯分水嶺以下,原因包括廠商不惜降價銷售,促使出廠價格由升轉跌。
日本、
南韓和台灣3月製造業景氣都萎縮,調查顯示,各企業正為美國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做準備。
標普全球表示,台灣3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下滑至49.8,低於前月的51.5,且是2024年3月以來首次跌破50的榮枯分界,終結連11個月擴張,原因是外部需求比預期弱,產量與新訂單僅微幅成長,企業持續精簡⼈力,並更審慎部署庫存。除了訂單成⻑放緩⾄一年最慢,客戶議價、企業積極促銷造成產品展開新⼀波降價,減幅雖然有限,卻是去年5月以來首⾒。不過標普全球指出,展望未來⼀年前景,台灣製造業依然高度樂觀。
日本製造業PMI由49降至48.4,以一年來最快速度放緩,且景氣已連九個月下滑;南韓PMI降至49.1,主因是內需疲弱,且工廠指出原物料價格上漲。
在整體低迷景氣中,中國是少數例外,中國財新/標普全球製造業PMI攀升至51.2,高於2月的50.8,也超過預期,顯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工廠活動正在回升,此時企業趕在美國關稅生效前忙著出貨。不過,分析師預期這種改善只是短暫的,因貿易戰可能削弱經濟成長動能。川普自1月以來已對中國進口商品累計加徵20% 的關稅,預料本周還將宣布額外「對等關稅」。
凱投宏觀分析師伊凡斯-普瑞查德表示:「財新製造業PMI的上升與官方數據一致,兩項調查都顯示,中國工業領域受惠於企業趕在關稅生效前提前出貨以及財政支持。」「然而,美國的關稅很快就會從助力轉為拖累因素。」
東南亞方面,泰國的PMI指數回落至49.9,但越南則攀升至50.5,是去年11月來景氣首度回升到擴張區域。印度、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新加坡的PMI數據預定2日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