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30 05:30

台電維持核能技術人才 ,並無裁撤核發處。(記者林菁樺攝)
〔記者林菁樺/台北報導〕台灣能源轉型考量不只民生經濟還有政治攻防,就連美方也在推銷核電,但要不要回歸核電,政府以核安、核廢、社會共識做為「返核三部曲」;觀察鄰國日韓並未將核電歸零,日本放寬核電機組壽齡最長到六十年,而韓國更是全力發展核能工業,並向海外輸出。
日本和台灣都是高度仰賴能源進口的國家,日本更在二○一一年福島核災後,關閉五十四座核電廠,但近年在全球淨零趨勢下,日本今年二月修訂新版「能源基本計畫」,具體內容之一就是「最大限度使用核能」。
在運轉執照部分,台灣核電機組壽齡為四十年,目前在野黨有意修法,在安全無虞下再延長二十年;日本原則上核電機組也是運轉四十年,但經過同意,可再延長二十年,關西電力公司營運的核電廠到去年底已有五部機組取得同意,另外,日本也規定只要機組服役超過三十年,每十年就要進行特別檢查。
至於日、韓使用核電的比率,日本訂出二○四○年使用二十%,韓國去年核電比率已達三十二%,且持續新建核電廠或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韓國今年初修正相關計畫,至二○三八年核電比率要增加至三十五.二%。
業內人士分析,韓國擁核,與其持續發展核電工業有關,且韓國核電技術可提供一條龍統包方案,力壓美國西屋等老牌核電大廠,去年南韓核電業者更取得捷克兩座核電反應爐建造訂單,造價高達一七三億美元(約五千七百億台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