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乙珮
2025年3月29日 週六 上午10:10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宣布4月將對所有進口汽車及相關零組件徵收25%的關稅,台美股市持續震盪。
台灣金融培訓協會理事長
林昌興在節目《世界一把抓》中表示,美國市場資金在湧入中國市場,至於台灣股市的情況仍需等待4月3日後的其他政策才能得知,目前台灣投資者以保守觀望、階段性砍股的手段應對,因此短線看起來有些許恐慌。
林昌興表示,4月3日後將迎接清明連假和川普發布新關稅政策的風險,因此投資人選擇階段性砍股,這導致市場的短線恐慌。他建議,投資人仍可以消費型電子股為投入方向,避開跟半導體跟台灣電子科技相關股票,減少「硬碰硬」的損失;此外市值型股票不是今年的投資趨勢,如果先前購買0050等類型的股票,在無法退場的情況下,不要持續加開槓桿。
中國市場被外界解讀為經濟蕭條,林昌興對此表示,A股加上港股對比美股在AI領域中是遵循市場資金的「翹翹板」機制,目前市場已經開始進行修正,當美股大量下跌,資金就會開始投往A股或港股,因此A股、港股也被視為近期的資金避風港。並且,即便港股在今年持續上漲,但它的本益比在2023年底約9倍,目前約為12倍,算是市場中數一數二的低。
林昌興表示,購買A股、港股是為了分散川普資金的風險,目前中國對美國的依存度約為15%,因為傳統製造業和供應鏈移往東協,因此未來中國市場的主要威脅,將是川普是否會提高課徵東協關稅。林昌興認為,台灣目前不會出現大規模的恐慌性震盪,但仍然需要關注美國實施的政策;另外他也提醒,今年主力可以放在消費型電子相關股票,如大立光或聯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