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3-28 08:57

LTN經濟通》姿勢難看但也達標 歐豬翻身經典

2025/03/28 07:10  
時隔十多年後,希臘的信用評等正式回到投資等級。(擷取自中國社交媒體)
漫長還債之路 花15年正式回歸「投資級」
歐祥義/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深受歐債之苦的希臘,在15年後終於脫離「歐豬」陰霾。全球三大信評機構穆迪,在3月14日上調希臘的信用評等至Baa3,這是最後一家解除希臘公債垃圾等級的主要評級機構。希臘現今浴火重生,其信用評等重新回到各大信用評等機構的投資等級,有助於提振對希臘政府公債的需求。
歐豬五國(英語:PIIGS),也作黑豬五國或五小豬國,是2008年至2010年間針對有歐債危機的國家而產生的的術語,是國際經濟界媒體對歐洲聯盟五個相對較弱的經濟體的貶稱。這個稱呼涵蓋葡萄牙(Portugal)、義大利(Italy)、愛爾蘭(Ireland)、希臘(Greece)、西班牙(Spain),特別指各國的主權債券市場。「歐豬五國」起初只有四國("PIGS"),其中「I」指義大利,後來加入了愛爾蘭。
分析師表示,2008年美國爆發房地產泡沫,引爆全球金融危機,風暴掃到歐洲多國,希臘也暴露出經濟的結構性弱點,國家險些破產。
多年來,希臘政府過度借貸以維持高額公共支出,包括龐大的公務員體系和慷慨的社會福利,但財政收入卻無法跟上支出。而希臘加入歐元區後,無法通過貨幣貶值來提升競爭力,這使得問題更加嚴重。
由於希臘政府長期掩蓋真實的財政赤字數據,直到2009年曝光後,引發投資者信心崩潰,主權債務危機隨之爆發。2010年希臘國債被降級至垃圾級,融資成本飆升,國家瀕臨破產邊緣。
專家指出,面臨經濟、財政失衡,金融部門暴露出弱點,引發了主權債務危機,導致希臘無法進入資本市場,希臘人民遭受了巨大的困難。
希臘爆發歐債危機,歐元區16國財長一致同意啟動希臘救助機制。(彭博)
IMF與歐元區共提供1100億歐元貸款
希臘失去了投資等級評級後,出現了無法進入資本市場的後果。專家指出,被排除在國際市場之外,不僅會導致借貸成本上升,還會降低一個國家對沖未來風險的能力,除了恐發生經濟停滯外,未來遭受危機的脆弱性也大幅提高。
為此,歐元區16國財長一致同意啟動希臘救助機制,在未來三年內,將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一同為希臘提供1100億歐元貸款,當中歐元區國家出資800億歐元,這16個國家將根據各自在歐洲中央銀行的出資比例,分攤這筆800億歐元救助金。
當中,歐元區國家出資800億歐元,貸款利率約5%,以幫助陷入債務危機的希臘渡過難關。第一年提供300億歐元,首筆款項於2010年5月19日到位,讓希臘政府可償將到期的85億歐元國債。
據了解,這套救助機制是附加了嚴格的條件。作為交換,希臘進行大規模私有化與結構改革,通過出售國有企業、基礎設施和房地產資產籌集資金,同時改善經濟效率,此舉減輕了財政負擔,也吸引外資流入。
與此同時,希臘政府實施嚴格的緊縮措施,包括削減政府支出、裁減40萬公務員、降低薪資40%、削減社會福利等。
希臘逐步修復了公共財政結構,經濟開始正增長。數據顯示,在2021至2023年時間,希臘經濟增長率分別達到8.4%、5.9%和2.2%,遠超歐元區平均水平。2022年,希臘更是提前償還IMF貸款,並於同年8月結束歐盟的強化財政監督。
在2023年2月時,國際信評機構惠譽(Fitch Ratings)與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及加拿大信評機構晨星(DBRS Morningstar)信評機構相同調升希臘之信用評等,並將希臘債權信用評等調升為BB+,僅低於「投資等級」一級,未來展望穩定。
據報導,自2019年起希臘保守派執政政府的選舉承諾,包括致力將希臘主權債券自「垃圾債券」恢復為投資等級。希臘債務主管直言,我們的目標是重新獲得A級地位。
希臘步入漫長的還債日子,經歷了4個結構調整期。(美聯)
4階段調整結構 2014年迎轉機
希臘深陷歐債之苦,3度接受國際紓困,才得以避免破產。步入漫長的還債日子,希臘經歷了4個的結構調整期,包括歐債危機深重期、溫和復甦期、新冠疫情衝擊期及穩健恢復期。
希臘政府努力重振新路軌跡,從實質GDP年增表現可見端倪。在2010年歐債危機開始爆發,當年希臘實質GDP年增率為-5.5%,隔年開始大規模撙節與債務重組、GDP年增為-9.1%。2012年債務危機持續、實質GDP年增率為-7.5%,隔年經濟萎縮趨緩、降至-3.2%。
2014年首度轉正增長、為0.7%,往後2年再持續調整、各為-0.4%及-0.5%。
終於在2017年,希臘經濟穩健復甦,當年實質GDP年增率為1.5%。之後希臘經濟持續擴張,直到2020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再度影響實質GDP年增率表現,轉為-9.0%,但隔年出現強進反彈、為8.7%,往後3年為5.9%、2.6%及約2.1%。
希臘總理Minister Kyriakos Mitsotakis加快升級希臘經濟,並降低債務負擔。(彭博)
2022提前還款獲信任 國際資金開始流入
希臘積極還債,在2022年4月中旬提前「全額還清」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貸款,並已開始提前償還歐洲國家所提供的雙邊希臘貸款機制(GLF)貸款。同年12月,希臘再提前償還積欠歐盟國家第一筆金援的27億歐元債務。
希臘展現負責任的還款態度,不僅重新贏得歐洲夥伴的信任,也讓國際投資人信心大增。2023年流入希臘股票和債券的海外資金大增14%,雅典股市成為全球表現第四佳的市場、年漲幅超過43%。
截至2024年初,希臘10年期國債殖利率約為3.2%,幾乎與法國接近,僅比西班牙高出約0.1個百分點,並已低於義大利相同期限公債約0.3個百分點。
西班牙、葡萄牙接續走出歐債陰影,重振經濟。(路透)
歐豬兄弟陸續擺脫歐債纏身困境 
專家指出,2010年前後,歐元區多國如西班牙、葡萄牙等也都面臨嚴峻的財政和金融挑戰。希臘經歷劇烈的「深V型」衰退和反彈,近年來經濟明顯增速,經濟增長率還高於歐元區的平均水準,基本上已成功走出「大蕭條」陰影。
至於葡萄牙,因政治環境在危機後較為穩定、政策延續性強,在2014年順利退出紓困計畫。爾後依然維持財政紀律,加上經濟回溫下,葡萄牙的債務負擔顯著下降。
數據顯示,其債務佔GDP比從2014年的130%上方一路下滑,至2021年約降至約124%,2023年進一步降至97.9%,回到危機前水平。
分析師指出,近年葡萄牙的出口、旅遊業與外資投資表現出色,經常帳轉為順差,減輕了對外部融資的依賴。目前三大評級機構均給予葡萄牙單A級評級,展望穩定或正面
西班牙在歐債危機中的情況與希臘不同,其問題源自2008年房地產泡沫破滅和銀行業危機,而非政府預算失控。
2012年,西班牙獲得歐元區提供的銀行業援助計畫(約1000億歐元信用額度,實際使用約400億)重整銀行,同時實施結構改革,以及財政緊縮以削減赤字等厝略,這些政策在2014年見到效果。
2014-2017年間,西班牙年均GDP增速超過3%,在歐洲名列前茅,當前主權信用評級也已重回A級區間,融資成本接近歐元區核心國。西班牙的復甦之路,被國際視為成功案例之一。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